紮出思念的橋樑

新北市新莊區

糊紙工藝-張徐沛

糊紙工藝-張徐沛

新北市新莊區

紮出思念的橋樑

糊紙工藝-張徐沛

2023-11-09

張徐沛先生是臺北市大龍峒「茂興齋」糊紙老店的傳承者,他從小在這個傳統的糊紙店中長大,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深得傳統糊紙藝術的精髓。他的技法強調作品的旨趣和形意表達,注重於生命禮俗和廟宇器用的質樸之美。他精通各種糊紙技巧,包括宮殿建築、人物、屋宇、草蟲、烏獸等,作品無不精心考究,栩栩如生,能夠體現對於人靈世界的誠心尊重與傳統工藝的美好意境,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他的家學源遠流長,已經傳承至第四代。他堅持遵循古法製作糊紙作品,並且根據不同需求進行各種形式的製作,發揚傳統糊紙工藝的精髓。儘管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於速度的追求日益增加,但他仍然堅守傳統工藝,表現出特殊而珍貴的技藝,具有特殊性。

他於1970年代遷居至新莊,並且在當地開設了新興糊紙店。他的技藝早已聲名遠播至北臺及桃竹一帶,形成了獨立風格,色彩豐富,簡潔生動,成為地方糊紙藝術的代表,具有地方性。他不僅堅持傳統製作的形式和技法,還積極創新,以延續傳統藝術的價值和美感,具有綿延發展的能力。因此,他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登錄基準,具有藝術價值,特殊性和地方性。

相關文章

2023-11-09

師承父親王依春老先生,祖籍中國福建福州市,王依春在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以刺繡師傅的身分,被臺南市的廟宇聘請過來為廟刺繡八仙彩、製作佛衣、神袍及各項宗教物品。 王蘭貞繼承父親王依春在臺南市民權路開設的勝華繡莊,是臺南市刺繡界的老店,專門產銷廟宇刺繡物品及宗教節慶飾品。長女王蘭貞使用的是父親遺留的手繪稿,親自手繪各種基本圖樣,如龍、鳳、八仙、山水及動物等造形,再手工針針刺繡完成。

2023-11-01

黃媽慶是鹿港北頭村的木雕藝術家,出生於1952年。他來自討海人的家庭,14歲起師從泉州木雕師傅阜王錦宣學習木器雕刻技巧。在學成後,他從事商業性的木雕工作,包括製作寺廟祭拜用品、欄間雕刻等。然而,隨著臺灣傳統木雕產業市場萎縮,他開始轉型,於1992年起放棄商業代工,開始進行傳統藝術創作。

2023-11-08

張財雄曾拜師潘麗水,後與蘇天福畫師共同施作南部數間廟宇,長期投注於寺廟彩繪工作,嫻熟於寺廟彩繪中樑枋圖案的繪製,為彩繪師中技法優異者。近年張財雄由彩繪師轉向畫師的身份,其距畫師標準涵養雖稍嫌不足,於在地傳統彩繪匠師中仍具有其地位。17歲時在台東縣的新光廣告從事繪製廣告看板的工作,1973年時因緣際會跟李順明、陳炳伸(阿東)學習彩繪,並在潘麗水手下工作,成為廟宇彩繪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