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草編織編織職人

臺中市大甲區

藺草編-林惠津

藺草編-林惠津

臺中市大甲區

藺草編織編織職人

藺草編-林惠津

2023-11-08

林惠津西元1949年生於臺中大甲,受到祖母與母親的影響,6歲開始跟著學習編織藺草,藺草對於當時的孩子而言也是一種玩具,小時候家裡曾做過木屐草蓆的訂單外銷日本,也會有廠商訂制的圖樣,林惠津在國中時期就會給家人不一樣的編織建議,高中就讀大甲高工家政科,會將學校所學習到的技能結合藺草編織,做不同的變化。

林惠津是大甲地區知名的藺草編工藝師,她從小就開始學習藺草編的技藝,並且深入研究藺草編的相關知識和技法。她熟知藺草編材料的特性,能夠具體表現藺草編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在藺草編的各項技法上,她都有精湛的造詣。

除了自身的技藝造詣,林惠津長年來一直致力於藺草編的教學和推廣工作,具有傳習能力和熱誠。她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在當地很高,且深受信任。基於她對藺草編技藝的深入研究和貢獻,她被認為是在當地文化脈絡下非常適當的保存者。

相關文章

2023-11-08

吳文進是一位具有豐富糊紙工藝技術的藝術家,他在國中畢業後拜師於將軍地區的金登富,師徒關係深厚。在師承金登富期間,他學習了道士科儀與糊紙藝術的技巧。在完成學業後,他先跟隨師傅做道士,後來自立門戶,專攻糊紙藝術,尤其擅長製作醮壇上的六騎和十騎(指糊紙製作的騎士形象),被譽為鹽分地帶糊紙藝術的頂尖高手。

2023-11-10

李萬財師承南投草屯葉錦基先生,學習泉州派木作技術,以傳統榫卯技術為主,並加以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形成具備獨特風格的傢俱工藝。出師後從業超過一甲子的歲月,期間除創作之成品參展無數,屢獲國內外重要機構與私人典藏之外,又不斷地在職進修、取得碩士學位,能具體將傳統細木作之學理與實踐結合。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條件「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李萬財積極推行細木作之技藝傳習,除了傳授其子之外,並有數位弟子跟隨習藝超過十年以上,其中不乏任教於大學的教職人員,具備高度傳習能力與意願。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款條件「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常以做好細木作職人的使命自期,不論是從業輩分、創作經歷、和技藝成就等,都是新北地區首屆一指,為文化脈絡下之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3款條件「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09-26

早年艋舺(萬華)是台灣北部的商務重地,當時從中國請來的神明(神像)多從艋舺登陸,因此形成特殊的信仰產業與各式藝陣文化,其中尤以住在台北橋頭、製作台灣獅頭的「阿水師」,因技藝精湛而馳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