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臺中市

2023-11-08

陳銘鴻是一位長期從事獅頭製作的保存者,他使用傳統的技法,通常是捏土成形,然後逐層敷以紙和布,最終製成獅頭。這種技藝要求高超的技巧,作品呈現出來的獅頭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獅頭製作在當地大甲地區的武術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技藝,與當地的民俗文化相互輝映,具有濃厚的地方性特色。

2023-11-08

林惠津西元1949年生於臺中大甲,受到祖母與母親的影響,6歲開始跟著學習編織藺草,藺草對於當時的孩子而言也是一種玩具,小時候家裡曾做過木屐草蓆的訂單外銷日本,也會有廠商訂制的圖樣,林惠津在國中時期就會給家人不一樣的編織建議,高中就讀大甲高工家政科,會將學校所學習到的技能結合藺草編織,做不同的變化。

2023-11-08

朱周貴春是大甲區的藺草編技藝保存者,他擅長立體化編法和揀花法,並且具有數十年的草編經驗。在藺草編這個傳統技藝中,以「龍鳳蓆」最具代表性,它採用鏤空方式構成龍和鳳的紋飾,編織時需要非常細心且巧妙地計算位置,難度極高,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2023-11-07

清雅樂府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審查基準。他們保存了傳統南管音樂的特質,具有泉州移民文化特色,並繼承了傳統的工尺譜特色,具有特殊性。南管音樂在臺灣有悠久的歷史,與地方文化發展密切相關,具有地方性意義。經過本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議審議,清雅樂府被認定為符合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等三項審查基準,因此值得登錄保存。

2023-11-07

合和藝苑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的相關認定基準。該團體在南管音樂領域具有豐富知識,能夠正確體現南管音樂文化形式,並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他們積極傳承南管藝能,並在文化脈絡下扮演適當的角色,長期參與南管的演出、教學,並與其他南管館閣互動交流,被認定為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團體。

2023-11-07

 朱南星,布袋戲資深後場藝師,民國二十三年生於南投。朱南星自十二歲起開始接觸學習北管子弟曲,師事徐火爐,自此之後,一路擔任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戲劇後場鼓佬超過七十年。近年多以傳習工作為主,雖年事已高仍積極指導藝生,傳授後場技藝。

2023-11-07

Payas•Temu楊德福先生是口簧琴演奏家,擅長泰雅族傳統口簧琴演奏。他不僅精湛獨特的吹奏技法,還能完整體現口簧琴這項藝能,並與口唱和舞蹈結合,形成獨特的音樂與視覺饗宴。他從單簧到四簧口簧琴,皆展現出優秀的吹奏技巧,尤其在四簧琴中能演奏出多達10種曲調,充分展現了在地族群文化的豐富多樣性,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的演奏不僅具有特殊性,還展現了泰雅族傳統文化的美感,使得這項傳統藝術更加璀璨夺目。

2023-11-03

位於石岡區的石岡老街,舊址就位於今石岡街,鄰近台3線和東豐自行車道綠廊,而由「林鐵」改建的自行車道上面,又有石岡火車站的舊址,而過去石岡老街的繁華,也因這座車站而興起,隨著林鐵沒落,石岡老街經歷兩次大地震,過去榮景不在,且已被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取代,而現在這裡除了保留舊穀倉外,石岡街上僅剩幾棟建築物保留日式木造平房和日本式黑屋頂。來到石岡老街,當地人也會另外推薦石岡情人木橋和石岡大壩遺址。

2023-11-03

梧棲老街起初發展於頂橫街,本街的建築呈現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以朝元宮及警察局最具代表,街內廟宇眾多,以真武宮和朝元宮最具代表,廟中所呈現之物景,可讓人感受到建廟之初,先民的辛勤以及最真誠的精神寄託。

2023-11-03

烏溪後因泥沙淤積、河川改道,加上日據時期,基隆和高雄為台灣主要對外貿易口岸,和台中政經遂移往今台中車站,讓曾日正當頭的大里,也邁向黃昏,如今來此僅保留當年匯聚南來北往的大里杙站、和長約兩百公尺紅磚道鋪建的大里老街,老街上僅剩以慶源堂為主老屋,當年木造建築結構,其餘已不見當年繁華痕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