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州民謠-張碧英
張碧英參與了2013年的「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滿州民謠—張日貴傳習計畫」第一期傳習計畫,並且具有傳統曲調項目、月琴彈唱、即興演奏和創作新詞的知識和技藝。她在訪查期間展現對民謠文化表現形式的深入理解,並且在傳習計畫結業後擔任教學助理,指導滿州鄉境各中小學的民謠社團和社區民謠班。她多次參加詩詞創作和演唱比賽,並在國內外多項音樂展演和交流活動中取得佳績,具有顯著的傳習能力和意願。
保存者洪名秀女士(藝名洪明秀),為歌仔戲內臺時期著名苦旦。幼年在其父洪貞騰先生的器樂伴奏,及採借名家唱腔技巧的培訓下,積累疊字作韻的唱念功力。之後其父自組「登樂社」,延聘蔣武童、張慶樓、潘文漢等名師受藝,奠定扎實的藝術功底。劇團後改名為「大振豐歌劇團」,與其姐洪明雪搭檔成為當家主角。以清亮嗓音,細膩作表,生動演技,兼擅文武藝而聞名全臺。尤其擁有堅實的「腹內」,能夠展示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的民間表演傳統,對於苦旦與武旦表演藝術,有獨到的演藝心得;而「三花」與「三八」等丑角表演藝術,也得心應手,表現出色。拿手演出劇目有《山伯英台》、《孟姜女》、《詹典嫂》、《三娘教子》、《雪梅教子》與《王寶釧》等傳統戲齣,演出經驗豐富,熟知並能正確體現歌仔戲的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保存者。
鼓吹樂出現甚早,在〈中國音樂辭典〉一書中,認為鼓吹樂最初的使用,和漢代初年班壹所帶領的游獵隊伍,以及西北民族生活有關,歷代經典〈禮記〉、〈漢書〉、乃至宎代郭茂倩著〈樂府詩集〉等,亦有鼓吹樂始的紀錄。鼓吹樂除了用於國家儀式、宮廷音樂、樂府制度,也盛行於民間,孫敏〈中原鼓吹樂的歷史嬗變〉、薛藝兵〈民間欠打的樂種類型與人文背景〉、劉勇〈從文化學角度看中國婚喪禯儀中嗩吶音樂的生成背景〉與〈中國嗩吶音樂的文化審視〉等書中,多強調鼓吹樂與民間社會的關聯,廣泛運用於婚喪禮儀等生命禮俗,風格與體裁上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成多元發展。 在台灣,鼓吹樂包含鑼鼓及嗩吶,惟在閩南語並無使用嗩吶這一詞彙,直接稱嗩吶為「鼓吹」,或簡稱「吹」(下文即用鼓吹意指嗩吶),廣泛運用於廟會迎神、戲曲、道士科儀當中,是重要的民俗樂器。
北港及嘉義地區於清領末期就有傳承,較早見於北港迎媽祖大正15年路關,大正至昭和年間日日新赧,昭和4年畫家施玉山畫作,嘉義城隍廟駕前昭和11年台灣新報,台南大天后宮昭和11年[海靜波恬]匾等。台灣早年於雲嘉南地區最重要的一種舞獅表演方式,演出方式有別於其它地區單一隻獅子演出,常採用多隻獅、獅鬼、戟球等方式 演出,而套路分舊路及新路兩種,演出時如同小戲但演出者需踩踏丶四門丶五行、七星、八卦丶踏蓮花、四點金丶日月角、內外巡城、追星趕斗、大刀戲獅、單刀殺獅、祥獅踩旗、牌帶殺獅、武術隊練、牽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