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葉經義
葉經義師累積五十年的木雕技藝的經驗,青壯年作品不僅承襲了泉州蘇水欽派的精髓,中年後因施作日本寺廟雕刻,融合了日式風格,使其作品具有婉秀的風貌。晚年以創作型題材為主,不論人物或走獸之神韻與動態,均超越了其個人寺廟雕刻的水準,也為泉州蘇派的木雕再創新的高峰。其作品有匠藝而無匠氣,值得推薦登錄為藝師行列。
蘇義雄擅長遵循古法,對各類神像的造型和神態能夠表現得非常優美和圓融,展現出紮實的技藝和深厚的藝術涵養。他精通脫胎技法,擅長使用錦雕、漆線、粉線等工法,展現出細緻和紮實的功力。這些技法使他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蘇義雄曾拜師學習開斧、入神、開光等儀式的咒語、符法和儀式。他通曉佛像在雕刻製作過程中各種儀式與法事,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傳統的神聖和神秘感。他所經營的義山佛店保持著傳統製作神像的古法。在店內,有經驗豐富的粗胚、修光、修飾師傅,他們遵循傳統的雕刻和儀式,使得蘇義雄的作品在高雄市內獨具特色,並且延續著傳統技藝的精髓。
蘇榮仁藝師於國中就學時對繪畫有相當大的熱忱,於老師的鼓勵下,參與獲獎多項美術比賽,更在國中老師的推薦與其父親的支持下,前往府城拜師學藝,開啟了50餘年的彩繪人生。 自畢業進入彩繪領域後便不斷向多位老師習藝,同廖慶章、曹天助、陳明啟等人師承丁清石老師,與黃萬勝同為最後一批丁清石關門師傅,當時丁清石鼓勵其學生學成後自立接業,開枝散葉史的彩繪工藝蓬勃。 學藝期間蘇榮仁藝師更學習於黃明賢老師的花鳥、蔡茂松老師的山水、鄭宏章老師的素描,多方的畫藝學習皆成就了現有的創作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