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黼-嚴訓祥
刺繡是家傳技藝,嚴訓祥的父親至臺灣後才傳授給他。嚴訓祥為福建林森人,祖父時即以繡莊為業,親戚族人中亦有開設繡莊者約六家,幾經社會轉移變遷,現只剩兩家尚在開業中。刺繡成品中如八仙彩、涼傘,大多以各種歷史故事之情節為主題,如水淹金山寺,西遊記等,另外成品尚有佛衣,桌裙等。刺繡創作流程須先行繪製圖樣,再用電動針車繡出平面圖案,然後填塞棉花,使其呈立體狀,再繡上金線,最後修飾、紮裡布即完成。
杜牧河之泥塑技藝除源自家族捏麵人家學外,並曾跟隨剪黏大師洪順發、黃順安及紙糊大師陳金泳習藝,師承廣泛多元;充分掌握材料特性及融會各項技藝於一爐,造就神佛道釋人物塑造的精髓,技藝成熟,藝術性高。杜牧河傳承弟子多人,並持續開班傳授泥塑技藝,致力傳統技藝之傳習,具高度傳習能力及意願。杜牧河投身傳統泥塑工藝數十載,且師承多元,除能融會各類各家之長,其工法熟練,技藝高超,手法細膩,擅長區分神佛之風格、個性、姿態、文武、男女、場合、身份、化變、功能等,皆達致「形神兼備」。作品造形寓意及詮釋自成一格,堪稱連結古今,融入新技,卓然有成的一代巨匠。
王郭挺芳出身自保守的公務員家庭,兒時會到舅父魏得璋的雕刻工作室學習雕克和繪畫,臺南高商畢業後出社會的他,以穩定家計為先,自行創業經營電器材料行,事業十分順利。一次到香港旅行時,在書店看到一本傳統藝術的書籍提及磚雕,發現「磚雕」在傳統建築裝飾中有其重要的地位,於是當時經常運用工作之餘,由第三國出入中國大陸尋找磚雕遺蹟及技藝。 因當時臺灣無人能教他這門技術,1984年(民國七十三年)正值不惑之年的他,決定結束事業,踏上藝術追尋之路,背起行囊隻身遠赴中國各地習藝,一去將近一年。初至中國安徽省之時,沒有朋友也不敢主動詢問,挺芳師租了一輛腳踏車四處尋訪,在一星期後於歙縣找到了一位磚雕師傅,便央求師傅:「你讓我住下來,教我雕磚,我刻給你看。」傳統技藝的師傅沒有教學系統、教材及手稿資料,僅能口述教學,因挺芳師具有木雕底子,經師傅指導、加上一番苦學後,從中國安徽將這門幾近式微的工藝技術帶回臺灣。
新社的香蕉絲編織是噶瑪蘭族特殊的工藝,同時也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這種編織工藝從砍割香蕉樹到最終完成,每一個步驟都體現了噶瑪蘭族人民的堅持和深厚技藝。現今,這種工藝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服飾和揹帶,還延伸到了窗簾、門帘、筆記本書套等更多的藝術品上,展現出其具有創新特質的藝術性。新社是噶瑪蘭族人數最多、最集中的地區,同時也擁有最多具有香蕉絲編織技藝的老藝師。這種傳統的編織技藝不僅是對文化的承先啟後,也是智慧的累積。這些老藝師的存在具有極高的重要性,他們將這門技藝傳承給後代,同時也在傳統技法中尋求創新的表現方式。
朝陽派(祖師張朝陽,傳張清根先生,再傳張錦濤先生),陳明山先生師承張錦濤先生。 遷居嘉義縣後,開枝散葉,傳徒張水清、洪武雄、陳明山、林丙皇、,洪武雄傳徒賴登祥,今之戲劇布景彩繪工作者,師承可說源於嘉義縣,故有「嘉義縣是戲劇布景的故鄉」之說。 (二)陳明山師承臺灣民俗戲劇布景祖師張朝陽的第三代傳人張錦濤為師,學習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戲曲布景,早期曾是黃海岱、黃俊雄布袋戲團專任布景彩繪師,目前專門從事醮壇、藝閣及傳統布袋戲劇布景等相關彩繪,作品題材多以五顏六色的布景龍、鳳、麒麟等吉祥物為主。
劉蔡腰女士畢生致力於藺草編織,擁有超過80年的編織經驗,並且技藝純熟,能夠靈活編織各種圖案和文字,展現出極高的創意和技術水平。她不僅熟悉傳統的藺草編織技藝,還具有豐富的相關知識,並能夠傳承保存這一技術的形式。劉蔡腰女士的作品不僅受到文化觀光局的邀請辦展,還出版了作品專輯,為苑裡藺草編織的知識和文化表現形式提供了正確的體現。她的健康狀況良好,保持著傳統工藝藺草編織的傳習能力和高度意願。作為苑裡地區在地的資深藺草編織典範,她從7歲開始就在苑裡編織藺草作品,並持續不斷地傳承藺草編織技藝,為當地的文化傳統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