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毓秀女士在天然染色領域已有逾三十五年的研究經驗,長期與陳景林先生合作,致力於天然染色的研究、試驗和教育推廣,對臺灣的染織工藝產生深遠的影響。她的學藝過程始於1984年,當時陳景林參加了一個由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舉辦的暑假工藝研習。在這個研習中,陳景林的染織課程引起了馬毓秀極大的興趣,兩人決定一同拜師婁經緯老師學習。婁師曾在1959~62年間任職美援機構,跟隨美籍染織顧問瑪麗.艾勒學習纖維編織,並將包浩斯系統的研究與設計方法帶回台灣。馬毓秀和陳景林在婁師門下學習了長達三十年,形成深厚的師生情誼。
馬毓秀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對台灣的天然纖維材料進行長期的調查與試驗、編織技藝的探討,以及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染織繡及民族服裝的工藝田野調查。這些經歷使得她對天然染色和傳統紡織技藝有了廣泛且深入的學習,並將這些知識轉移到台灣的天然染色課題上。在文獻研究方面,馬毓秀在1998年和陳景林一同接受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的委託,進行了「找尋台灣的色彩―台灣常見的染料植物研試製作案」,並積極搜尋歷朝各代的天然染色相關資料。她的努力為天然染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來源。
此外,馬毓秀還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和專案研究,累積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從1984年起,她和陳景林常常走訪台灣各地的古老鄉鎮,了解早年染坊的運作和染料植物的分佈情況,累積了對多種天然染料的認識。1998年起,她們更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進行了專案研究,探討了台灣126種常見的染料植物的生態記錄和染色打樣。2000年《大地之華》的出版使得天然染色在台灣迅速傳播,成為社區工藝的重要發展項目。隨後,她們還參與了多個專案,包括「台灣纖維材質在編織上的設計與應用研究」和「台灣經典色―天然染織的台灣色彩意象展」等,進一步推動了天然染色在台灣的發展。
人類染織文化的發展確實早於文字的發明,這一歷史可以從眾多出土文物和文獻中找到蛛絲馬跡。在中國和台灣,天然染色工藝具有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從古至今,染織技術在這兩個地區都已經相當成熟。在出土文物中,可以觀察到戰國時期以降各個時代的織作和染色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而台灣的染織工藝則承襲了中國的華夏文化,同時又融入當地原住民文化和近代的歐美及日本的影響,形成了多元而豐富的風貌。
然而,在清代以前,台灣染織工藝相關的文獻較少。有一些記載提到荷蘭人引入藍靛染料及其初期栽種情況的文獻,據說目前仍保存在荷蘭海牙的檔案館中。清代近三百年間,缺乏專著性的染織文獻,大部分資料僅散見於地方志書中,如《台灣省諸羅縣志》、《台灣省鳳山縣志》等。這些資料大多僅提到染織相關的物產,較少細緻記錄工藝流程。直至日治時期,相關記載才開始較為詳實,如台灣總督府殖産局林業試驗場在恆春進行的染色試驗報告。
隨著國民政府遷台,新教育培養的專家學者開始進行更為系統和詳細的染織記錄。近現代的專家學者如易希陶、賴耿陽、莊世琦、章以慶等相繼出版了涉及染織技藝的著作,包括對動植物分類、色素成分、藥效、纖維材料、織品組織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其中,陳景林的實証研究體系,透過對傳統的認識、築基田調、反覆實驗,銜接當代並開創未來,形成了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研究體系。總的來說,台灣的染織文化歷經漫長的歷史發展,不僅承襲中國的傳統,還吸收並融合了多元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染織工藝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