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出思念的橋樑

新北市新莊區

糊紙工藝-張徐沛

糊紙工藝-張徐沛

新北市新莊區

紮出思念的橋樑

糊紙工藝-張徐沛

2023-11-09

張徐沛先生是臺北市大龍峒「茂興齋」糊紙老店的傳承者,他從小在這個傳統的糊紙店中長大,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深得傳統糊紙藝術的精髓。他的技法強調作品的旨趣和形意表達,注重於生命禮俗和廟宇器用的質樸之美。他精通各種糊紙技巧,包括宮殿建築、人物、屋宇、草蟲、烏獸等,作品無不精心考究,栩栩如生,能夠體現對於人靈世界的誠心尊重與傳統工藝的美好意境,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他的家學源遠流長,已經傳承至第四代。他堅持遵循古法製作糊紙作品,並且根據不同需求進行各種形式的製作,發揚傳統糊紙工藝的精髓。儘管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於速度的追求日益增加,但他仍然堅守傳統工藝,表現出特殊而珍貴的技藝,具有特殊性。

他於1970年代遷居至新莊,並且在當地開設了新興糊紙店。他的技藝早已聲名遠播至北臺及桃竹一帶,形成了獨立風格,色彩豐富,簡潔生動,成為地方糊紙藝術的代表,具有地方性。他不僅堅持傳統製作的形式和技法,還積極創新,以延續傳統藝術的價值和美感,具有綿延發展的能力。因此,他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登錄基準,具有藝術價值,特殊性和地方性。

相關文章

2023-11-09

安孝明具備完整鄒族傳統家屋知識與技術,於viskiana(達邦社舊址)依傳統工法親自興建兩棟鄒族傳統家屋。長期在阿里山國中小、達邦國小及茶山國小等校,向青年學子傳習鄒族傳統家屋知識與技術。師從已故安蓮花、安登財、安居樂、楊財利諸位耆老系統學習鄒族傳統家屋知識與技術,並具有在地實際建造鄒族傳統家屋之經驗。

2023-11-01

在過去對外交通不便,傳統自給自足的泰雅族社會當中,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一切皆須自己動手做,而在生活工藝之製作上,男女有別。織布工藝是傳統生活中婦女所必備的技能之一。而除此之外的工藝製作,幾全由男性為之。 台灣地區主要由漳州、泉州移民組成,他們將福建地方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帶入台灣,其中包括了纏花這種傳統手工藝。在廈門地區,纏花工藝至今仍然存在。早期,台灣婦女將纏花製作視為一種副業,並在婚嫁場合中使用,後來逐漸普及至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中。

2023-11-01

洪耀輝先生曾多年參與古廟修復(例如:嘉義城隍廟、三峽長福巖等等)而承襲此中精髓,長年浸淫於斯,取精用宏,所作深具傳統木作雕刻的精緻之美,並藉由作品精湛的雕法技藝與豐富的傳統圖錄及創新的題材,所呈現出的意境、氣韻與氣勢,確具藝術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