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失傳技藝

臺南市仁德區

傳統彩繪-許良進

傳統彩繪-許良進

臺南市仁德區

傳承失傳技藝

傳統彩繪-許良進

2023-11-09


許良進師承西螺彩繪藝師許報錄,並自學油畫技藝,擅長鐳金畫法、技法獨特技藝精湛。專精繪製各種題材、作品具多樣性。色彩優美構圖精準具藝術價值。師承西螺彩繪藝師許報錄,並自學油畫技藝。擅長鐳金畫法、技法獨特技藝精湛。)台灣中生代重要彩繪藝師技藝優秀。作品分布南部各地宮廟、質量俱優。結合傳統彩繪與現代美術技法。


探究台灣本地建築彩繪源起,僅知清康熙年間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中,曾提及諸羅原住民在門板上彩畫人像的案例,但却無法驗證與今日台灣漢人木構建築彩繪有何血源關係。除此,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本是閩粵原鄉橫的移植來台的行業,而此手工業源流尚可追溯至七千年前的上古時代,故指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是千年活化石,應非過誇之詞。 統彩繪是人類表現繪畫技藝的本能,其應用範圍相當寬廣,舉凡民生必用的木構建築彩繪、版畫、傢俱彩繪、紙絹本彩墨書畫或金石類表面彩飾等等統統涵蓋。 而在傳統繪畫中,泥金、擂金是較單純的繪畫表現,然而越單純的東西越難表現,要透過黑與白如何呈現適當的氣氛與層次,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之深受社會普遍關注,緣起於人和生活器物使用關係的密切,加上建築彩繪內涵所牽涉的不只是平面繪畫如何表達的問題,更是一套相當嚴謹的油漆工法如何施作的問題;因此,台灣傳統建築彩繪又被認定是漢族墾台三百年來,至今仍保有最具原鄉技藝本色的工藝類種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1-09

陳利友妹女士是臺灣東部排灣族太麻里區域的刺繡與衣飾製作文化傳承者。她自幼跟隨母親學習刺繡和服飾製作,以精湛的手藝和細緻的工藝受到族人的喜愛。她將傳統的十字繡技法運用於現代布料,並加入顏色鮮豔的對比色彩,呈現出多樣化且具有當代風格的作品。她的作品集合了各種刺繡技法和圖紋,展現了排灣族傳統的生活記憶和神話傳說。

2023-11-10

十七歲時發現左鄰右舍靠編草賺進不少金錢,所以求婆婆讓其學編草,從此開始與藺草為伍的生活,藺草編織的收入大大改善了家裡經濟。 1945年因全家移居台東縣豐里里,雖對藺草編織依依不捨,但也無奈的和它揮手道別。離開清水鎮,到了52歲孩子都長大了,才開始擁有自己時間,藺草又回到了她的身邊。 沒有師傅、沒有束縛也沒有經濟壓力,想到了什麼就做什麼,和西部編織者最大不同,就是將平面轉化為立體,這些立體人物、動物的編織蛻變,使作品脫離〝用的藝品〞而進入〝欣賞藝品〞。

2023-11-08

陳忠正,自少時即展現出對畫畫的熱愛,中學畢業後開始向師承洪坤福的姨丈林再興學習「剪黏」與「交趾陶」技藝。他不畏艱辛,離開家鄉,來到宜蘭,從事基本功的學習,包括描摹、捏塑等技巧。他專心致志地磨練工藝,勤奮工作,白天修建廟頂,晚上創作大壁堵,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在幾年的努力下,年僅二十歲的他已經受到眾人的肯定,並且被譽為「囝仔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