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藤編達人

花蓮縣卓溪鄉

賽德克族傳統籐編工藝

賽德克族傳統籐編工藝

花蓮縣卓溪鄉

山里的藤編達人

賽德克族傳統籐編工藝

2023-11-09

花蓮縣卓溪鄉山里社區發展協會與工藝師互動關係良好,能做為工藝師向外界展現其技藝之橋梁。胡正昌工藝師製作的成品,包括有一般裝東西的Beluwui,及裝獵物的Lawa。Beluwui的上方有反摺的編法,以加強其強度,且在連接背帶或頭帶的部分,其扣環收編得非常漂亮。

作品之造形與工法雖然樸拙,但傳承自部落耆老,故仍保有傳統工法。工藝師因少與外界互動,仍保有陶賽的傳統技法與樣式,與太魯閣族的技法與樣式有區別。此外,藤編亦反映賽德克族男性工藝實踐之文化。花蓮縣卓溪鄉山里社區發展協會與工藝師互動關係良好,能做為工藝師向外界展現其技藝之橋樑。

相關文章

2023-11-10

小西天神像雕刻鋪位於鹿港民族路上,源於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大街的「小西天佛莊」,以泉州派的雕刻手法為主,在雕工、造形、漆線、紋飾、色澤各個方面,皆具特色,吳家先祖吳田在清道光年間,帶著數千種神像造型的丹青圖本,攜子吳虎渡海來台,並於鹿港落地生根。到日治時代,日人禁止民間奉祀神明及宗教活動,更監視小西天來台第四代傳人吳武貢行動,不准其雕刻神像,吳家頓失所依生計來源,但,吳武貢私下偷偷把技藝口傳給當時年僅十一歲的兒子吳清波,小小稚齡吳清波在一刀一鑿中默默繼承祖業,三十歲時父親面授整套命理、符咒儀式大法後始真正出師。

2023-11-10

「鑿花」為在木材構件上雕出紋樣圖案,是一種強調裝飾性的木雕工藝。傳統鑿花取材多元豐富,各家雕刻匠師手法及風格互異,強調裝飾性技藝的木雕工藝,屬傳統建築中小木作之範疇。多用於廟宇內常見之藻井、獅座、斗栱、員光、垂花、瓜筒、插角、花鳥柱、龍柱、門堵、神龕等,及傳統家具如神桌、屏風、床具等雕刻裝飾上 。嘉義縣市具有鑿花技術的匠師有蔡共新、陳育昆、劉聰文、吳玉彰、陳明欽、柯雙進等。 「鑿花」技藝保存者蔡共新1948年出生於屏東潮州,後定居於嘉義市。初中畢業約15歲時,拜臺南市木匾暨木雕司傅郭炳坤為師,學習三年四個月後出師。出師後備受市場檢驗,因而不斷精進自己,蔡共新的技藝並非家傳而是在傳統體系下自我精進而成 。

2023-11-10

陳志揚先生長期致力傳統錫藝製作與研發,除了改良錫器質軟、易於泛黑之缺點,並結合紅銅、青銅、黃金以及漆彩等不同材質進行設計,亦擅長茶葉錫罐、茶杯、花瓶等創新器型製作,並發揮巧思將山水嵌入錫作,作品造形典雅、做工細緻,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技藝源自家學,熟悉錫工藝技術及相關知識,具文資保存與傳習能力。自幼跟隨藝師陳萬能錫藝,具備習藝相關知識,對於錫器製作相關繁複工序均能掌握,其為家族傳承四代之技藝,傳承脈絡及在地文化脈絡皆為適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