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紙雕獅頭製作

臺中市龍井區

獅頭製作-江岳哲

獅頭製作-江岳哲

臺中市龍井區

古老紙雕獅頭製作

獅頭製作-江岳哲

2023-11-08

江岳哲是台灣獅頭製作的保存者,他堅持使用傳統的紙糊製作方式,已經持續40年。他的紙糊獅頭製作過程非常耗時,一隻獅頭需要45天的時間完成,包括塑模、上紙、脫模、編筐、綁手棍、上色、裝飾等多個步驟。製作紙糊獅頭的過程中,他堅持不使用現今市面上流行的玻璃纖維、不鏽鋼及鋁等替代材質,而是保留了傳統的紙糊技藝。

他製作的每一隻獅頭都需要經過耐心等候,特別是在等待報紙及顏料全乾時,才能進行下一個步驟。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性,還具有實用性,因為他為每一隻獅頭刷上防水劑及防腐劑,以增加獅頭的保存期限。

雖然現代的獅頭製作已經出現能夠縮短製作時間的替代材質,但江岳哲仍堅持使用傳統紙糊方式,並且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後輩,以延續這項傳統工藝。他強調,保留台灣的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帶著使命感堅持保留傳統紙糊技藝,以延續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9

黃福壽熟知玉雕知識及操作工具之技巧,其創作多取材自鄉間田野的花鳥草蟲,尤其精於刻劃四時花葉的莖脈肌理以及蝗蟻蜓蝶的羽翼、肢足和觸鬚等微小細節,且作品明顯跳脫傳統題材和技藝的窠臼,不僅料、工、形、紋渾然天成,其心靈手巧和場景營造亦不落俗套、自成一格。黃福壽現有傳徒,並在大專院校及工藝中心等地開授玉雕課程,傳習意願積極。黃福壽從事玉雕工藝四十餘年,初期從臺灣民間工廠式的造型加工入手,經自我進修、觀摩學習,並改良機具工具,而逐漸轉型,投身於創作,迭有表現,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9

15歲正值懵懂年紀的許哲彥,被赫赫有名江清露藝師收為學徒後,自此一生都奉獻給了剪黏工藝。 自清光緒年間起,臺灣開始遠赴唐山拜師學藝,其中以洪坤福派系的柯訓、洪坤福、江清露及第四代傳人許哲彥,做為北港朝天宮屋簷的重要技術傳承及維護展現,於北港立有一席之地。

2023-11-10

蘇素任女士傳承自傳統竹編工藝人間國寶黃塗山等人。嫻熟於傳統竹編工藝技術與技法,基本功夫扎實,以傳統竹編工藝為主體,著墨於「減法、禪意」概念,連結生活美感,把傳統竹編用創新手法呈現。 近年來,結合傳統竹編工藝與大面積空間進行編織,運用空間整體氛圍中,呈現竹編工藝震撼人心的感動。主要靈感來源為日常生活體驗,不僅造型細膩多變,亦展現其藝術性與創造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