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神轎製作傳統匠師

臺南市中西區

神轎製作-王永川

神轎製作-王永川

臺南市中西區

國寶級神轎製作傳統匠師

神轎製作-王永川

2023-11-08


王永川,國校畢業後,父親王西海是從事頂下桌的木工師父,在其耳濡目染之下,看著前人的作品,靠著自己的分析揣摩,不斷的研究開發,竟也無師亦通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從事神轎製作已有57年的歷史,作品散見全國各地,以臺南市最多。目前在臺南市從事大多神轎製作傳統工藝的師傅,皆是從王永川大轎學藝成功,自行創業,是永川伯感覺最欣慰的事。 對於作品期創造題材多自己決定,在工作過程中最困難的則是設計圖的繪製,至於雕刻則是待設計圖一擬出,將影印圖稿貼在木材上,照樣雕刻即可。

王永川先生是罕見的神轎製作藝師,他的作品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具有保存和傳承價值,顯示出精湛的傳統工藝。他的作品風格穩定大方,技藝代表了精緻完美的傳統工藝價值,因此獲得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傳統工藝獎項的肯定。他製作的神轎、供桌椅等作品,雕工精美細緻,展現了鑿花技藝之美,深具民間工藝價值和薪傳意義。

王永川先生的技法優秀且保存了閩南古法遺風,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審查辦法的第2條第1款第2目:「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之指定基準。他的神轎作品具有傳統刻法,並且是全台灣少數保存者之一,他在臺南地區形成了技藝傳承體系,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審查辦法的第2條第1款第3目:「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之指定基準。

相關文章

2023-11-09

張瑞益是粧佛技藝的保存者之一,他於1963年出生於嘉義縣溪口鄉。1995年開始向師承陳祿官的王智弘藝師學習,並在業餘時間內進行學藝。之後,他又向師承自蘇文章(蘇文章師承陳祿官)的蘇國亮學習。王智弘和蘇國亮的作品特色保有陳祿官系統的早期風格,形式較為傳統保守,人物沒有太大或較多的動作與姿勢。這種傳統的粧佛技藝在張瑞益的學習中得以傳承和延續。

2023-11-09

吳彩卿工藝師從小跟著母親學習藺草編織的技法,自小學畢業後就以藺草編織為業,擔負起家庭生計,培育兩位弟弟至大專畢業,雖然辛苦但卻磨練出一身精湛無比的藺草編織技藝,從藺草備料工作至整個產品的編織,均能獨力完成,吳彩卿工藝師對於藺編技藝的教學工作亦多所著墨,多年來在山腳國小、致民國中、聯合大學工設系學生常有教學工作,甚或在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連續三年均有開設藺編課程,吳彩卿工藝師亦為藺編技藝教學群師資之一,所以對傳統藺草工藝存與傳承貢獻良多。

2023-11-01

楊瑞西先生傳承自傳統泥塑、剪黏工藝系統,造型、構圖、佈局及設色等極具宗教文化及民俗意趣,遵古法施作,如五股助順將軍廟之泥塑、剪黏作品,具備相當卓越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辨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