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白布接老大公、好兄弟上岸

臺南市安平區

安平靈濟殿孤棚祭

安平靈濟殿孤棚祭

臺南市安平區

鋪白布接老大公、好兄弟上岸

安平靈濟殿孤棚祭

2023-11-14

安平是臺灣古老的城鎮之一,在荷西時期之前已被稱為「大員」。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入主臺灣後,才改名為安平至今。而隨著歷史環境的演變,至今安平聚落分成十社,位於港仔尾社的靈濟殿歷史最早可以溯自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前身為仙史宮,主祀伍府恩主公,後迎入安平慈濟宮保生大帝、囝仔宮社北極殿玄天上帝、安平水仙宮水仙尊王等神。

中元祭典設置孤棚來進行普度之俗,在清代的臺灣各地時常可見。時過境遷,目前臺灣中元普度祭典可見孤棚的僅見頭城、恆春及安平。而頭城、恆春二地都以「搶孤」而著名。而安平孤棚祭與頭城、恆春二地最大的差異便是無搶孤、爬孤棚之習俗。 孤棚祭的起源主流說法為1852年(清咸豐二年)安平舊運河渡船碼頭工頭陳柱,在一次因搬運利益而發生的鬥毆事件中,發生打死人的意外事件,陳柱受到牽連,恐被官府處死。港仔尾當地居民為了解救陳柱,聚集於靈濟殿廟前共同商討,並向靈濟殿眾神與老大公祈願,若能平安無事,必酬神謝恩。後陳柱竟判無罪釋放,此後港仔尾當地居民每年農曆7月9日搭孤棚祭祀老大公兼普度,逐漸演變成今日安平靈濟殿特有的「孤棚祭」習俗。

相關文章

2023-11-02

李阿質是漢陽北管劇團的資深演員,他在9歲時就加入了戲班,經歷了多個亂彈劇團,包括「新美園」、「宜蘭英」和「東福陞」等,並且在北管戲曲領域經營已經超過70年。他的演技非常精湛,唱腔細緻優美,擁有極強的記憶力,是宜蘭本地具代表性的亂彈戲演員。

2023-10-13

馬祖居民的原鄉—福建福州語系地區,自古以來即有元宵節鬧花燈、擺暝、迎神、遶境等民俗活動,其熱鬧程度猶盛於春節,移民到了馬祖列島,原鄉的習俗自然也帶至新居地,平日大家忙於生計,春節、元宵節時正是農漁業的淡季,人們一方面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另一方面也要有可供調劑的娛樂休閒活動,同時把敬神明的活動放在此時進行,在敬神明的活動中亦可以凝聚宗族、村長、信徒們的意識和增強團結的力量。

2023-11-03

在泰雅族的傳統中,口簧琴和縱笛是兩種非常具代表性的樂器,它們在泰雅族文化中扮演著傳遞訊息、特殊祭典樂舞的角色。口簧琴透過口、手與簧片的振動與口腔共鳴產生曲調與樂音,而縱笛則被用於首祭之樂舞,傳遞著凱旋歸來的訊息,同時也具有引領、撫慰、召喚被獵者的靈魂等功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