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遶境)起因於清領末期的瘟疫,為消弭傳染病而有王醮之啟動,藉由迎送代天巡狩以祈求香境平安;其後,結合廟宇重修建而而舉行「慶成祈安王醮」,皆以五朝為期,形成南關線「慶成式五朝王醮」之醮型特色。三大廟舉行王醮期程,時間皆間隔12年(或以上),其中關廟山西宮最為穩定,戰後固定12年於「戌」年舉行;有稽可查者,詳為:歸仁仁壽宮—1909、1961、1977、1995、2015,保西代天府—1925、1969、1981、1999、2017,關廟山西宮—1913、1958、1970、1982、1994、2006、2018。2015年至2018年的4年間,三大廟接續辦理「慶成五朝王醮」,密集的連動舉行,備受關注,區域型的信仰文化多方顯現,而有了較佳的能見度。
南關線三大廟所屬香境及其各自交陪境,文武陣頭(包括蜈蚣陣)總數逾50陣,其中以武陣的宋江陣和金獅陣為多,此與開發與清領末期治安不佳有關,陣頭間彼此又有師承、交陪關係,深具藝術與文化內涵;最特殊之處在於武陣保留「行大禮」(封刀俯首)之俗,顯映南關線人神互動的虔敬謙卑態度。南關線王醮暨遊社前之「接禮」最為震撼,皆在凌晨至天亮間進行,氣勢驚人,為最大特色。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