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喪儀式承傳古禮連繫族人

臺東縣

卑南族mangayaw大獵祭

卑南族mangayaw大獵祭

臺東縣

除喪儀式承傳古禮連繫族人

卑南族mangayaw大獵祭

2023-11-14

卑南族語Mangayaw,原意為「獵取」或「獵鹿」,同時指狩獵和復仇馘首的祭儀。大獵祭Mangayaw(含猴祭、除喪)是臺東縣內卑南族最重要的祭儀之一,源自於古代的狩獵祭儀,團體合擊訓練,以及部落復仇的戰爭行動。

舉辦大獵祭Mangayaw(含猴祭、除喪)的時間,大約都是每年的12月。過程包括, 1、少年利用假日,集中到少年會館接受訓練。 2、會館修葺,祭司和巫師為部落祈福。 3、少年年祭(俗稱猴祭)。 4、少年成年禮,成年禮後的少年要為部落服役3年。 5、青年以上男子出發外地狩獵。 6、男子狩獵凱旋歸來,青年成年禮,大會舞。 7、除喪祭。

相關文章

2023-11-14

1684年(清康熙23年)漢人移民受到渡臺禁令影響,形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而有許多俗稱「羅漢腳」的單身男性遊民。當時臺灣瘴厲瘟疫嚴重、械鬥民變頻繁,這些羅漢腳過世後經常無人祭祀,淪為無祀孤魂,善心人士乃於中元普度加以祭祀。 在臺灣民間信仰觀念裡,認為每年農曆7月鬼門開,讓孤魂野鬼得以重返人間接受普度。農曆7月15日是地官大帝聖誕,民間信仰認為地官大帝具有「赦罪」能力,因此在此時透過普度,能使地官大帝赦度眾生。普度除了能協助孤魂野鬼或祖先獲得赦度,同時也能讓自己在陽世間獲得較好的生活,藉此達到境安人和、冥陽兩利。

2023-09-18

鷄籠中元祭起緣於咸豐元年(1851)8月之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挑釁報仇將發生的時候,漳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再次械鬥之衝突終於平息;取代以字姓輸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行之百年歷史悠久。

2023-11-14

福建同安族群於乾隆初年至大龍峒地區開墾,並將原鄉奉祀的保生大帝信仰帶至當地,大龍峒保安宮約在嘉慶十年(1805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起建而成。「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為大龍峒保安宮重要的年度盛事,大正14年(1925年)4月7日的《臺灣日日新報》記載:「當市大龍峒保安宮。奉祀保生大帝,威靈久著。……六日午後為保生大帝神駕,出遊境內之日。過午各音樂團神輿等到保安宮齊集。于神輿遶境,全無阻礙,于是稻江附近各藝閣、音樂團,暨其他一切行列,……由午後一時半啟發,經大龍洞町、出大橋町、永樂町、遶太平町、日新町等。」為當時保生大帝誕辰遶境之形式、規模與範圍。大龍峒保安宮之祭祀與廟會習俗發展至今,信眾熱烈參與,為地方重要的盛典,戰後政府提倡節約祭祀,廟會的辦理規模較小,但是其格局與形式未有太大改變,保安宮於1994年以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為核心,開展保生文化祭,包含遶境、過火、三獻、放火獅及家姓戲等民俗儀式及相關活動,並辦理藝文、古蹟導覽等教育推廣活動,反映在地迎神文化及大龍峒保安宮信徒社群的凝聚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