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的鞭炮洗禮

台東縣台東市

炮炸肉身寒單爺

炮炸肉身寒單爺

台東縣台東市

肉身的鞭炮洗禮

炮炸肉身寒單爺

2023-11-13

關於炮炸寒單爺風俗的來由,民間流傳數種說法:一、寒單爺為武財神趙公明,商家以鞭炮迎接寒單爺,期許生意會益發興隆。二、寒單爺為無惡不作的地方惡霸,於元宵節接受炮炸以求「贖罪」,故寒單爺又被稱為流氓神。三、寒單爺為瘟神,人們以鞭炮驅逐之。供奉寒單爺的玄武堂堂主李建智認為,寒單爺應為武財神趙公明。約於民國38年(1949),臺東市民陳培昌、鄭藤、林國德從南部請來了寒單爺、天王君、三太子等三尊神像,供奉於陳培昌家中。寒單爺金身由信徒輪流供奉,並未建立廟宇。民國78年(1989),當年爐主李建智請回家宅供奉,設立「玄武堂」,成立管理委員會,至此寒單爺才有了固定安奉的場所。

炮炸寒單爺活動約於民國40年(1951)興起於臺東市,在民國73年至77年(1984-1988)之間,一度被警察機關禁止辦理。民國78年(1989)在李建智及地方民意代表的奔走下,炮炸寒單爺的活動又重現臺東。恢復辦理初期,僅於新生路舊公路局對面的車行炮炸,之後改於隔壁的吉堡洋酒行舉行,未作盛大的遊街繞境。民國87年(1998),臺東市公所與玄武堂合作,將炮炸寒單爺提升為元宵節的重頭戲,並成為臺東代表性的民俗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1-02

林榮春是宜蘭員山的傳統藝術保存者,他不僅熟練於本地歌仔、改良歌仔戲、布馬陣、彩船陣、公揹婆、蛤仔等藝能,還曾接觸北管戲曲,展現了多樣化的才華。他的布馬陣表演中,巧妙融入國劇、宜蘭歌仔等元素,並引入採船、公揹婆等藝陣,展現了獨特的風格。雖然在藝術性方面尚有提升空間,但他以熱情的傳承態度和創意頭腦,成功創造出獨特的陣頭藝術。

2023-10-13

臺灣跳鍾馗的主要目的在於驅除邪煞,祈求生活環境安寧。以鍾馗驅邪的習俗基本上是由中國大陸古代驅逐疫鬼的大儺轉化而來,明清學者認為鍾馗是由古人擊鬼法物之一的『終葵』(桃木棒)衍化,最遲應該在唐初神格化。關於鍾馗的傳說甚多,其中一則敘述鍾馗出現在唐明皇臥病時的夢境裡,以啖鬼手段驅邪。在宋代,除了沿襲唐人年終懸掛鍾馗圖像避邪的習俗外,除夕時並有由伶工裝扮鍾馗,敲擊鑼鼓遊行的儀式。

2023-11-02

陳嬿朱女士是一位南管音樂的保存者,她以優美的古樸南管唱腔聞名。她的嗓音嘹亮,技藝精湛,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陳嬿朱女士從小師承南管名師,並以個人的音樂天份和努力,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在南管音樂領域的獨特表現方式。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