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三太子遷移活動

臺南市新營區

新營太子宮太子爺生進香祭典

新營太子宮太子爺生進香祭典

臺南市新營區

全世界最大三太子遷移活動

新營太子宮太子爺生進香祭典

2023-11-13

新營太子宮為臺灣太子廟信仰的開基祖廟之一,神像歷史悠久,分靈遍及海內外,更擔任北港朝天宮、鹽水港護庇宮、臺南大天后宮等廟之先鋒官一職,再加上懸於舊廟正殿上方的「奉玉旨勒令」旨牌,這些不同形式的「權威」使得新營太子宮逐漸形成臺灣三太子信仰之祖廟,而名揚內外。

新營太子宮進香期以哪吒三太子聖誕日農曆9月9日為核心,從每年農曆 8月中旬開始,各地太子爺分靈及信眾,便會相繼組團往新營太子宮移動,來進行謁祖或進香,進入農曆9月期間,更是進香潮之顛峰,廟埕人滿為患,香客、陣頭、乩童與神轎所組成的香陣,魚貫而入,將太子宮擠得水洩不通,鞭炮聲、鑼鼓聲此起彼落,不間斷,形成一個民俗奇觀。

相關文章

2023-11-10

「遶境」出巡是台灣民間信仰最為普遍常見的活動,是指神明巡視轄區,一般神明也有所謂「溫庄」的活動。遶境出巡屬於角頭性的例行性活動,目的在巡視地方驅除邪煞、祈求合境平安。九庄媽的祭祀組織可以祭祀圈概念含概,雖無實質廟宇,但九庄媽相關祭祀活動,包括請媽祖、過爐、出巡及到食水嵙刈香,其祭祀費用皆由輪值庄頭負擔,有頭家爐主的組織,亦有巡境的範圍,可說是一個有神無廟的地方性祭祀圈。九庄媽信仰對於新社地方社會、文化與歷史具有型構「新社地方」的精神動力、為地方拓墾歷史記憶、地方文化發展根基等特殊且深厚的意義。

2023-11-10

緣於清領時期,相傳當時大甲居民每隔12年便會前往福建湄州祖廟朝天閣進香,因規模不大、參與人數不多,且12年才舉行一次,並未引起注意。日治時期,臺海交通中斷,進香受阻,乃改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初期,參加人數約40人,其後隨著時序進展、政經發展與媒體效應,規模逐漸擴大,參與人員不再局限於大甲、大安、外埔和內埔(后里)的「大甲53庄」信眾,至1980年代人數已高達10餘萬人,成為全臺最知名的媽祖進香活動。其時,國內媒體大肆報導大甲媽祖前往北港「謁祖進香」或「大甲媽祖回娘家」之事,大甲鎮瀾宮認為此說易遭誤解為「大甲媽」是分靈自北港朝天宮,於是決議將「北港進香」改為「遶境進香」,將「刈火」改為「添火」,惟此舉卻引起雙方誤解。此時,新港奉天宮適時表明歡迎大甲媽祖到新港進香,加上1987年鎮瀾宮組團前往湄洲朝天閣迎回祖廟媽祖神像,隔年又前往港里天后祠迎回聖父母神像,於是自1988年起取消前往北港進香與刈火,轉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

2023-11-02

田文光先生是田屋北管八音團第三代傳人,具备深厚的知識、技藝和文化表現形式,涵蓋客家八音、客家戲曲音樂、北管以及紅頭、黑頭道士儀式音樂等各項樂器演奏。他在客家八音教育、整理、蒐集、研究及出版「客家八音嗩吶曲集」方面也有積極的參與,並且具有傳承意願。在文化脈絡下,他被認定為適當者,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的法令依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