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船下水祭典

台東縣蘭嶼鄉

大船下水祭

大船下水祭

台東縣蘭嶼鄉

百年大船下水祭典

大船下水祭

2023-11-13

拼板舟的建造技術,是臺東縣蘭嶼鄉雅美(達悟)文化中的重要特質之一,與漁團組織及飛魚季祭儀,有緊密相連的關係。拼板舟的造船技術,保存了雅美(達悟)古代文化的遺跡。在大船落成禮(mapabosbos)時,全體動員,過程的儀式性令人讚嘆。拼板舟和大船落成禮,兩者構成雅美(達悟)文化的核心價值。

拼板舟分為2種,一種是大船Chinurikuran,供漁團組織(船組)使用,最大可乘載10人;一種是小船Tatala,為個人或家庭使用,最多可乘載3人。無論是大船和小船,只要是船體有雕刻紋飾,就一定要舉行落成祭儀。落成祭儀,以大船落成禮(mapabosbos)最為隆重。 大船落成禮(mapabosbos)包括前期的採收芋頭,到各部落邀請親友參加盛典。落成禮第一天,在大船內外堆放芋頭,迎賓,終夜祝賀歌會,晚餐。第二天一早,進行分芋頭和分豬肉。然後是震撼的Manwaway(蠻阿威,蓄積力量)和 Mapatotalaw(拋船儀式)。如此數次直到抵達海邊,開始Mangavang(試航,測航速)。結束後,把大船拖回岸上。第三天會舉行1個小型餐會,成員並將新船划出去,划到一個定點,接回盛裝的船長夫人所送的幸運小米,代表給予漁團永久的祝福。

相關文章

2023-11-08

曲敬瑜為復興劇校第一期生,分科時先分在青衣花旦組,兼演小生,與丁春榮學習《霓虹關》。後改老生,師從張鳴福、周正榮、曹曾喜、關文蔚、牟金鐸,習得《轅門斬子》、《戰樊城》、《魚腸劍》、《武家坡》、《四郎探母》等劇。 進復興劇團後,繼續向張慧鳴、張鴻福請益,學習《硃砂記》。 後因劇團演出考量,開始兼演老旦,向王鳴永、馬元亮學習《三進士》等劇,亦向王晶華請益許多老旦傳統新編劇目,如《岳母刺字》等,曾演出《楊門女將》等劇。

2023-11-21

每年農曆十月十七日迎請汐止忠順廟尪公(保儀大夫)二祖聖駕巡視番仔園、三抱竹等地賜福,恭設紅壇為庄民祭祀之場所,稱之為「年例」。

2023-11-03

黃鳳珍女士是國內客家採茶戲界的代表性資深丑行演員,她生於演藝家庭,父母親已在客家採茶戲領域維生,並且師承於知名前輩包公妹、劉盛龍、賴慶谷等,深具採茶戲的藝術底蘊。她的唱腔詮釋保留了老式採茶風格,並且擅長演繹採茶戲中的丑行角色,包括「憨丑」、「精丑」和「女丑」,甚至能跨足生行角色,展現多樣化的演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