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百年傳統工藝藺編文化

苗栗縣苑裡鎮

藺草編-呂錦霞

藺草編-呂錦霞

苗栗縣苑裡鎮

延續百年傳統工藝藺編文化

藺草編-呂錦霞

2023-11-09

呂錦霞老師是藺草編織這項傳統技藝的熱情推廣者和重要保存者。她出生於苗栗縣苑裡鎮,從小在父母親的指導下學習藺草編織技藝。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手工藝技藝逐漸失傳,但呂錦霞老師決心保持和傳承這項文化遺產。她不僅掌握了傳統的藺草編織技法,還創新地將竹編技法和中國結法巧妙融入其中,使得她的作品獨具特色。

呂錦霞老師堅持使用純粹的藺草編織,並且運用手感和直覺進行創作,不使用其他針織或縫補手法。她的作品包括裝飾品、提包、提袋、鈕扣等,全部以藺草編織完成,展現出獨特的設計手法,難以複製。

此外,呂錦霞老師也積極參與藺草編織的推廣活動,並在農會、學校和社團設立研習班,擔任教師,教授藺草編織技藝。她的努力和貢獻使得她於2015年被苗栗縣政府登錄認定為傳統工藝「藺草編織」的保存者,成為這項重要無形文化資產的守護者。她希望透過教育和推廣,培養更多年輕人對這門工藝的興趣,並且讓藺草工藝得以繼續傳承和發展。

相關文章

2023-11-09

陳甫強老師是一位具有卓越技藝和扎實傳統螺鈿工藝知識的藝術家。他在年輕時期就開始學習木雕和螺鈿技術,並且在父親的影響下,深入研究這項古老的工藝。面對臺灣木雕業的沒落,他的父親轉向專注於螺鈿工藝,並且陳甫強也繼續堅持創作,保持對這門工藝的熱愛。陳甫強老師的螺鈿作品不僅在藝術方向上極為多樣,從紙鎮到花瓶,從人物到草木、鳥獸的刻畫,都展現了他嫻熟的技巧和創意。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還是一位積極推廣螺鈿工藝的教育者。他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有心學習的人,並且在社區和學校中開設教學班,培養螺鈿工藝的愛好者。他不計利益地投入推廣工藝的精神,並且願意將自己的知識傳承下去,以保護和發展這門古老的工藝。

2023-11-08

陳遠芳是一位傳統造劍技藝的保存者,他精通這門技藝中的各個工序,包括刀劍造型、裝飾、金工、木工、金屬打造和接合等,這些工藝要求細密性和技巧,同時需要巧妙地將不同材料和技法結合,展現出劍的精湛工藝和藝術性。

2023-11-09

臺中市和平區環山社區發展協會所描述的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在泰雅族文化中,織布是一個重要的傳統工藝,而Sqoyaw群的傳統織布形制和紋樣具有獨特的代表性意義。傳統織布所使用的苧麻材料來自部落種植,服飾形制則因應高山環境而設計。織布的圖紋來自家族傳承,展現了在地知識與特色,突顯了泰雅族織布與土地的深厚聯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