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細密的線條裡

臺南市安南區

傳統木雕-蔡德太

傳統木雕-蔡德太

臺南市安南區

刻在細密的線條裡

傳統木雕-蔡德太

2023-11-09

蔡德太熟知傳統木雕的技藝與知識,尤擅廟宇、祠堂鑿花,工法細緻,技藝精湛,並能自繪畫稿,對畫面空間佈局、題材安排或線條表現,均能掌握得宜。40多年來其作品散布全臺各地。從事古蹟的鑿花修復20多年,有豐富經驗,甚至新加坡亦有修復作品。蔡德太除納有門徒外,並於大學及及地方文化單位開設鑿花推廣課程,傳習能力及意願皆足。蔡德太師承張永全與黃澄雄門下,也收藏潘麗水等繪師原稿,積極從前輩大師的畫稿中學習構圖、佈局與傳統題材運用,充分掌握技藝及運用場域之表現形式。其鑿花雕技、圖案設計及實務施工能力均優異,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蔡德太師承張永全與黃澄雄門下,也收藏潘麗水等繪師原稿,積極從前輩大師的畫稿中學習構圖、佈局與傳統題材運用,充分掌握技藝及運用場域之表現形式。其鑿花雕技、圖案設計及實務施工能力均優異,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相關文章

2023-11-09

安炳耀先生具有豐富的鄒族鞣皮技術和知識,他年輕時就開始學習鞣皮技術,並且在部落長者和耆老的指導下熟練了這項技術。他不僅具備完整的鄒族鞣皮技術,還擁有相關的知識。安炳耀先生在鄒族傳統鞣皮製作方面有著長期的經驗,並且在部落、社區和公部門的相關課程中,傳授鄒族鞣皮工藝的知識和技術。他自年少時期就開始向耆老學習鄒族傳統鞣皮技術和知識,至今已有超過四十年的實踐經驗。这樣的經歷使得他成為鄒族傳統鞣皮技術的專家,並且有資格被認定為該項傳統技藝的保存者。

2023-11-08

林洸沂基於對廟宇建築的濃烈興趣,因此就讀初中時決定中斷學業而去學做廟的手藝,並由祖父帶著他去拜訪雲嘉南地區做廟聞名的林萬有。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開始了三年又四個月的學徒生涯,跟從林萬有身邊學習寺廟建築、設技、剪黏、雕塑等技術,直到林萬有師年事已高,退出廟宇修建工作,林洸沂才開始獨當一面,收授徒弟,承包寺廟裝飾、浮雕、剪黏等工作。 1980年(民國六十九年)林洸沂在嘉義的孔子廟看見林添木作品後,嘆為觀止,再拜入林添木門下,學習交趾陶釉藥調配、煉製的技巧。

2023-11-01

楊重家先生擅長剪黏泥作,作品生動活潑,造型立體,層次分明,刻劃細膩,富於變化,極具傳統藝術之價值,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