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佛像雕刻多年

高雄市鼓山區

木雕-林水養

木雕-林水養

高雄市鼓山區

鑽研佛像雕刻多年

木雕-林水養

2023-11-08

林水養十三歲離鄉背井,到台北跟隨陳樂觀師傅學習雕刻神佛像,20歲學成之後,輾轉於全台各地、南北奔波,用心學藝,闖出自己的名聲。26歲時南下高雄市創業,開設龍山佛具店。1989年創立高雄市雕刻工會,榮任創會理事長。

林水養雖師承自福州派,但亦能擷取泉州派柔和內斂之長,作品並不刻意強調地方特色,而是專注於個人藝術境界的提昇,其雕工自然流暢,技藝純熟,作品細膩精美,無論是傳統佛像雕刻或現代藝品創作,均不落俗套。除具有深厚傳統技藝外,尚有個人藝術創見,堪稱高雄地區創作型木雕藝師的佼佼者。

台灣最早的神像乃是三百年前隨著移民由家鄉分香、分靈渡海而來。因此,除了保佑渡海平安的媽祖之外,多半是家鄉供奉的地方神明。待胼手胝足,新家園安定之後,便聘唐山師傅雕刻神像奉祀。台灣第一、二代神像皆出自唐山師傅之手,台灣本土的神像雕刻師傅承襲來自唐山技藝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台灣的宗教信仰蓬勃發展,寺廟林立,寺廟數目年年增長,其所供奉的神明種類五花八門,且融合了佛、道、儒教各派,根據早年的統計,台灣有二四七主祀神,加上其他神明,約莫有五百種。 最普遍可見的神像為土地公、觀音、媽祖、關公、玄天上帝、佛祖。

相關文章

2023-11-01

蔡榮祐先生長期投入陶藝創作與研究,他的作品不僅符合藝術性、特殊性與地方性等傳統藝術審查基準,更在造型、材料及思維上跨越了傳統陶藝的框架。他的創作突破了既有的陶藝風格,顯示出對傳統的融合和對創新的追求,是一位值得被登錄保存的陶藝家。

2023-11-08

王明賢16歲拜師於將軍地區金登富道長門下為徒,學習道法及糊紙器物方法,後以此為業,專心致力於製作各項道教儀式所需紙糊用品。王明賢所學習之糊紙為硬胚工法,重視糊塑,成品堅硬沉重,此派紙偶的粗胚用金紙層層糊塑,塑出肌肉骨骼線條,然後再糊細胚、上色、裝飾,作品風格較為雄渾有威儀。

2023-11-01

游禮海先生為大溪區木雕工藝指標性人物,其作品具備極高層次的傳統藝術價值,造型優雅、比例完美、雕刻細緻,與大溪地區傳統家具密切連結,值得登錄為桃園縣大溪傳統木工藝之保存摺,鼓勵並輔導其致力於傳承及保存工作。台灣地區主要由漳州、泉州移民組成,他們將福建地方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帶入台灣,其中包括了纏花這種傳統手工藝。在廈門地區,纏花工藝至今仍然存在。早期,台灣婦女將纏花製作視為一種副業,並在婚嫁場合中使用,後來逐漸普及至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