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八家將文化之美

嘉義市西區

嘉義振裕堂八家將

嘉義振裕堂八家將

嘉義市西區

看見八家將文化之美

嘉義振裕堂八家將

2023-11-07

嘉義地區的家將團源自於臺南府城,家將團又可分為嘉義城隍廟所屬之吉勝堂為首之什家將系統和嘉義慈濟宮由駕前振裕堂所傳衍之八家將系統 。其中嘉義地區什家將又包含「吉」、「義」、「拱」、「廣」四大派系。「什家將」和「八家將」最大的差異在於隊伍最後文、武判官的有無,八家將沒有文、武判官的編制。

臺灣家將創始組織臺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及西來庵吉聖堂都稱「什家將」,但經如意增壽堂傳衍至嘉義地區所衍生的「八家將」,其主要因素為慈濟宮是五府千歲,並無審判相關職司,因此也不會有文、武判官的編制。 振裕堂於1918年(大正7年)於慈濟宮立館,聘請臺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什家將的蔡連和廖慈分別擔任第一代面師與導師,共同創立振裕堂並執教,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嘉義最早成立的八家將,為全臺「振」字系八家將團的始祖 。

相關文章

2023-11-03

南管戲曲作為古昔的常民娛樂,具有反映古代社會生活形態和娛樂方式的特點。林吳素霞女士的表演能夠體現這一傳統娛樂形式的特色,符合指定基準。南管戲曲在不同地區和流派間有著獨特的特色,而林吳素霞女士的表演突顯了這種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她的表演不僅具有南管戲曲的傳統風格,還展現了獨特的個人風采,符合指定基準。陳家北管八音團在傳統技藝或藝能方面表現特別優秀,擁有領先地位。他們的演奏水平優異,並且能夠詮釋各種風格的曲目,展現出卓越的音樂才華。

2023-11-06

莊萬枝,生於昭和11年(1936),馬公東衛人。民國38年(1949)曾隨舅舅學習拳頭功夫。 東衛於清朝時期武館盛行,自然發展出獅陣,涼傘技藝雖不像獅陣那樣熱鬧,卻需紮實武術基礎。涼傘為神物,不能隨意放置或不尊重,更不得作為武器使用。多數拳頭師拿起涼傘,從原本的遮蔽及開路用途衍化出特殊技藝,套路常為廟宇之有形元素、道士步或為拳頭步。涼傘套路皆無圖形,師傅僅動作示範,言語傳授。

2023-11-07

永興樂皮影戲團由張晚先生於高雄市彌陀區所創立,張晚先生早年隨父親張利學習皮影戲,屬於父傳子。張力先生的皮影劇團早期並沒有固定的團名,僅以地名做為團名,之後才有張晚先生拍板成立永興樂皮影戲團,張晚以擅長演文戲如〈蔡伯皆〉、〈蘇雲〉等戲目聞名中南部,而後將一身技藝傳承於第三代張作與張歲兩兄弟,張做負責後場鑼鼓,張歲負責前場,兩兄弟可說是相輔相成,時常於各大鄉鎮演出,張歲拿手並且聞名的戲目有〈封神榜〉、〈三結義〉、〈薛仁貴征東〉等,接著張歲傳承給了子女張新國與張英嬌,至此已經是傳承到第四代,如今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由年輕的張信鴻領導,台上時常可見三代同堂共同演出,因為團員都是家人,所以該劇團都還保持許多傳統的習俗與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