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八家將文化之美

嘉義市西區

嘉義振裕堂八家將

嘉義振裕堂八家將

嘉義市西區

看見八家將文化之美

嘉義振裕堂八家將

2023-11-07

嘉義地區的家將團源自於臺南府城,家將團又可分為嘉義城隍廟所屬之吉勝堂為首之什家將系統和嘉義慈濟宮由駕前振裕堂所傳衍之八家將系統 。其中嘉義地區什家將又包含「吉」、「義」、「拱」、「廣」四大派系。「什家將」和「八家將」最大的差異在於隊伍最後文、武判官的有無,八家將沒有文、武判官的編制。

臺灣家將創始組織臺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及西來庵吉聖堂都稱「什家將」,但經如意增壽堂傳衍至嘉義地區所衍生的「八家將」,其主要因素為慈濟宮是五府千歲,並無審判相關職司,因此也不會有文、武判官的編制。 振裕堂於1918年(大正7年)於慈濟宮立館,聘請臺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什家將的蔡連和廖慈分別擔任第一代面師與導師,共同創立振裕堂並執教,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嘉義最早成立的八家將,為全臺「振」字系八家將團的始祖 。

相關文章

2023-10-13

中秋搏餅是閩南地區特有文化且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2023-10-13

清末大陸居民移民到宜蘭時,因恐遭原住民出草,多求助於當地石聖爺廟所奉祀的石頭公保佑。當地民眾有感於石頭公相當靈驗,加以舊時人民有將較為體弱多病的小孩給神明當義子,希望神明保佑小孩順利長大的做法,於是開始有信徒將石頭公旁的石頭磨平並繫上紅線佩帶於小孩身上,希望藉以得到石頭公庇佑,孩童也因此得以順利長大,故而有「掛貫」儀式的出現。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清道光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2023-11-14

水汴頭隸屬於崙背鄉港尾村,居民以李姓和廖姓為大宗,信仰中心為崇賢寺觀音佛祖(俗稱老佛祖),在清時期即已入墾,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詔安客家聚落。根據耆老口述,「早年湖山岩建廟之時,水汴頭的居民曾以每次10餘人為編組,輪流至湖山岩幫工。」水汴頭村民不僅在湖山岩建廟時幫工,每年亦會由爐主帶領信眾回湖山岩寄金,也會不定期往湖山岩進香,此傳統已延續百年之久。 崇賢寺與湖山岩淵源始於觀音佛祖。據傳湖山岩有自大陸來台三尊佛祖(三姊妹)寄居於湖山岩供奉,後有水汴頭居民約一百五十多年前自湖山岩迎回其中一座觀音佛祖(二媽)在聚落中供奉。當時崇賢寺尚未建廟,因此聚落採爐主輪值在民宅供奉方式,直至崇賢寺建廟之後才有固定供奉之處。由此可見當時水汴頭聚落早已形成,以及聚落與斗六湖山岩間的深厚關係。 水汴頭聚落有一以「卜米籮」的傳統民俗,聚落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占卜方式來問來年農事收成好壞,村民亦依照問卜結果來從事農耕,從過往迄今至少已有百年之久,從未間斷。然此民俗的起源與時間已不可考,據傳與觀音佛祖信仰有關。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