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香四大歌陣之一

臺南市安南區

公親寮清水寺太平歌陣

公親寮清水寺太平歌陣

臺南市安南區

西港香四大歌陣之一

公親寮清水寺太平歌陣

2023-11-07

公親里清水寺管理委員會的太平歌陣頭展現了多層次的藝術價值。首先,在演奏和歌唱方面,樂器演奏與歌者的唱和相得益彰,樂聲和歌聲融合一體,呈現出古調風韻之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這種整齊而和諧的表演,展現了他們在太平歌領域的卓越技藝。其次,公親里清水寺陣頭的獨特性體現在他們的自組陣頭和固定團練上。村莊里的居民自發自組陣頭,並且定期進行團練,這種自主性的組織和訓練不僅增進了他們的唱奏技巧,還使他們能夠投入曲譜文字化和保存工作,保存太平歌譜,以供後人傳唱。這種保存和傳承的努力,使得太平歌的文化資產得以保存,也表現出他們特殊的藝能表現。最後,公親里清水寺陣頭與宗教信仰活動緊密聯繫。他們的表演和宗教信仰活動相互依撐已超過百年,這種緊密的聯繫不僅強化了他們對太平歌的傳承,還體現了地方流派的特色。作為西港香境溪南唯一的太平歌陣頭,他們承載著地方文化的厚重歷史,呈現出獨特的地方風貌。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他們的表演更加豐富多樣,充滿了特殊性和地方性。

「天子門生」相傳是明朝的大官鄭元和。有關鄭元和的故事,散見民間各種劇本,最早見於明人徐霖(一說薛近哀)所撰的《繡儒記》,純粹是一個小說人物。故事主要描述落第秀才鄭元和落魄於風雪中,為丐幫弟兄所救,並得李亞仙「以繡襦擁之而歸」,後相愛結為夫婦,且在其鼓勵之下,發憤上進,終考中狀元,位晉三公,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天子門生」;嗣後,丐幫弟兄便以此自稱,而南部鄉間也由此發展出一種名稱就叫做「天子門生」的「太平歌」陣頭,顯然這是一個「乞食陣頭」。 其實,臺灣的乞食陣頭,除了「天子門生」之外,至少還有「才子弄」、「拍手唱」、「七響陣」和「文武郎君」等數種,它們的活動領域,都是在臺灣南部,「天子門生」便僅流行在臺南縣市一帶,大致是曾文溪兩岸,除了臺南市十二佃有一團半職業性質的以外,其餘都在臺南縣境,而且都是因應廟會而生的庄頭陣頭。

相關文章

2023-11-07

王慶芳是日治時期來台的京劇演員江玉寶之子,他的母親黃菊妹則是採茶班的演員。在三歲時,他被過繼給了與父母親同戲班的王進和潘清金夫婦,從此改姓為「王」。七歲時,他加入了竹南亂彈班「慶桂春陞」的囝仔班,在這裡他學習了「三花」技巧,並隨後跟隨養父王進參加了不同的亂彈戲班,包括「南華陞」、「新全陞」和「新興陞」等。在十四歲時,他開始擔任「老新興」的角色,並且學習了「小生」的表演,受到養父王進的指導,並開始參與排戲工作。十八歲時,他進入了「再復興」東社班,已能夠獨當一面。

2023-11-07

施朝養先生具有豐富的車鼓陣藝術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能正確體現和維持傳統精神。他的表演風格不僅充分保留了車鼓陣的傳統套路,還在演出中加入自製道具,豐富了表演內容,提升了車鼓陣藝術的內涵和趣味性。他積極傳承車鼓陣藝術,自1983年開始教學傳承,並在彰化地區多個地方進行傳習,展現了高度的傳習能力和意願。在文化脈絡下,施朝養先生的演出不僅技藝純熟,還運用宏亮的嗓音、押韻流暢的台語,富有鄉土味的音質,生動活潑的音樂曲調與唱詞,表現出逗趣的小戲歌舞,展現了彰化地區民俗慶典的特色。他是彰化地區車鼓陣藝術的重要保存者,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的登錄認定標準。

2023-11-07

昭和十年(1935年)出生於臺南歌仔戲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王束花十二歲至內臺劇團「明春園」學戲。 在父親有意栽培之下,除歌仔戲曲調外,除歌仔戲曲調外,王束花還學習南管(高甲)、北管曲調並使用到演出上。十六歲至「新賽樂劇團」學習花旦,並拜當時名京劇演員李永雄為師,由京劇基本功學起,奠定扎實身段基礎,也習得不少京劇劇目。 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與丈夫-林竹岸先生創立「民權歌劇團」,創辦至今已逾五十年,致力傳唱歌仔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