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藝術性之陣勢舞步變化

臺南市新化區

八家將-新化鎮狩宮

八家將-新化鎮狩宮

臺南市新化區

兼具藝術性之陣勢舞步變化

八家將-新化鎮狩宮

2023-11-03

新化鎮狩宮八家將以兼具藝術性之陣勢舞步變化聞名,服裝相當講究;整體氛圍深具傳統民俗精神。未來發展極具潛力,藝術化之改良可深化民俗藝術意涵,極具指標性意義,為研究地方流派傳統風格之價值個案。


「八家將」通常被認定為是民間的逐疫之神五福大帝:張元伯、鐘士秀、劉元達、史文業和趙公明的部將,早年由中國福州地區所印進,清中葉之後再臺南府城發展開來,成為南北各地競相籌組的陣頭,及臺灣民間迎神賽會的要角。 「八家將」雖名「八家」,但最完整的是13人陣,所以也叫「什家將」或「家將團」。宗教特色在於,主神五福大帝出巡時,協助緝拿妖魔鬼怪,以七星步、四門陣、八卦陣等等變化無窮的各陣式法攻擊和圍捕,史鬼魂無所遁形,以求安民保境。

相關文章

2023-11-14

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為六堆地區敬字風俗組織化之始,廣善堂鸞生為延續傳統文化命脈,於大正9年(1920)成立「聖蹟會」,推動送字紙灰祭典,延續當地清代字紙會傳承之敬字惜文精神,保留焚燒字紙、恭送聖蹟習俗,具傳統性。為傳承百年以上傳統,具古昔特色,傳承延續年月長,內涵亦因地方特色發展,廣善堂融合儒、釋、道的鸞堂教儀與「送聖蹟」習俗相結合,敬送字灰時有誦經團唱誦佛經,並舉行放生活動,具有地方特色及民間自主性,與北客龍潭地區送聖蹟習俗顯有不同,亦可見其地方性。

2023-11-07

太平清歌為臺南本地重要南管系統歌館文化,並有其特殊流派特色以及地方俗民藝術文化趣味。麻豆巷口集英社創設於日治時期,與麻豆昔時迎暗藝有關,已傳承至第五代,仍見活力與傳承動能,且保留南管曲樂80首以上,人人可彈拉唱曲,前後場均可互換,具藝術價值。

2023-11-10

緣於清領時期,相傳當時大甲居民每隔12年便會前往福建湄州祖廟朝天閣進香,因規模不大、參與人數不多,且12年才舉行一次,並未引起注意。日治時期,臺海交通中斷,進香受阻,乃改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初期,參加人數約40人,其後隨著時序進展、政經發展與媒體效應,規模逐漸擴大,參與人員不再局限於大甲、大安、外埔和內埔(后里)的「大甲53庄」信眾,至1980年代人數已高達10餘萬人,成為全臺最知名的媽祖進香活動。其時,國內媒體大肆報導大甲媽祖前往北港「謁祖進香」或「大甲媽祖回娘家」之事,大甲鎮瀾宮認為此說易遭誤解為「大甲媽」是分靈自北港朝天宮,於是決議將「北港進香」改為「遶境進香」,將「刈火」改為「添火」,惟此舉卻引起雙方誤解。此時,新港奉天宮適時表明歡迎大甲媽祖到新港進香,加上1987年鎮瀾宮組團前往湄洲朝天閣迎回祖廟媽祖神像,隔年又前往港里天后祠迎回聖父母神像,於是自1988年起取消前往北港進香與刈火,轉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