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聲舞陣獻獅蹤

臺北市大同區

獅陣-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

獅陣-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

臺北市大同區

穀聲舞陣獻獅蹤

獅陣-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

2023-11-02

大龍峒金獅團成立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台灣最古老的獅團之一,也被尊稱為老獅祖。這個獅團以其傳統的表演方式和獨特的特色而著稱。

首先,大龍峒金獅在表演時展現出優美的動作,包括咬蝨、沉睡、開口、搔癢、翻滾、踏七星、開四門等等,每個動作都栩栩如生,套路完備,充分展現了其藝術性。這些表演動作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被認可為具有高度藝術價值。

其次,大龍峒金獅的舞動方式被俗稱為「頂路獅」,這種獅舞在表演時始終保持著獅頭向上的姿勢,不低頭向下。這種獨特的舞動方式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特殊性標準,使得大龍峒金獅在眾多獅團中顯得獨具特色。

最後,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悠久,成立已有兩百多年,被譽為台灣最早成立的獅團,也是老獅祖。這個獅團的獅頭設計獨特,沒有耳朵,這種特殊的造型極具地方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地方性標準。

總的來看,大龍峒金獅團以其優美的表演、特殊的舞動方式和悠久的歷史,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還具有特殊性和地方性,堪稱台灣獅舞文化的瑰寶。

相關文章

2023-11-13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傳統節慶中的「元宵節」,正月十五日這一天或加上正月十六日一連兩天,臺東各主要廟宇的神明都會聯合出巡,綏靖地方,稱為眾神繞境。 臺東元宵節的眾神繞境,起源於日治時期,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被中止。臺灣光復後,民間自動恢復元宵節眾神繞境。起初還由臺東天后宮主辦、軍方協助。軍方出動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老背少等藝陣。眾神繞境由報馬仔一馬當先,隊伍包括各宮廟的神轎(大轎)和乩身、信徒。白天步行繞境,晚間以火把照明,習稱軍民聯歡。後來臺東天后宮於民國39年(1950)將部分房舍,借給國軍設置臨時教養院,安養傷殘官兵。廟會活動因場地不足而停擺,眾神繞境由海山寺接手主辦。當時隊伍除繞境市區外,還遠至知本、大南、卑南、富岡等地。

2023-10-12

萬和宮天上聖母老二媽源自清朝嘉慶8年,具備特有傳說與信仰活動,尤其為臺灣唯一的神明(媽祖)省親活動。此民俗活動具備先民來臺的開發精神及聚落活動的特殊性,結合了西屯與南屯居民的情誼與交流,是地方信仰及民情的結合之展現,認為有重大歷史意義與地方特色。

2023-11-02

保存者家學淵源,承其父兄志業,憑藉精湛之京劇胡琴技藝,為兩岸多位京劇名家操琴,實為兩岸少有之京胡表演人才,且具豐富京劇新編戲之編曲、編腔經驗,其藝術價值與成就久經肯定。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具藝術性。 二、特殊性:保存者具備深厚傳統京劇戲曲音樂、琴藝基礎,能融合兩岸京劇戲曲音樂之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