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師

新北市三重區

泥作工藝-楊瑞西

泥作工藝-楊瑞西

新北市三重區

傳統藝師

泥作工藝-楊瑞西

2023-11-01

楊瑞西先生傳承自傳統泥塑、剪黏工藝系統,造型、構圖、佈局及設色等極具宗教文化及民俗意趣,遵古法施作,如五股助順將軍廟之泥塑、剪黏作品,具備相當卓越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辨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關於傳統泥塑工藝技法,能依循傳統工序、工法和工料之傳承,在當今逐漸式微的泥作工藝環境中,更顯獨樹一格,具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之登錄基準。

楊瑞西先生自15歲即師承剪黏大師洪坤福弟子陳天乞一派,極富台灣廟宇建築裝飾藝術特色,在泥塑界中享有盛譽,具地方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傳統藝術領城有價值舆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之登錄基準。

從事泥作工藝超過40年,作品遍佈全臺,甚至遠渡日本等國施作,除累積豐富的實作經驗之外,還能持績從業,並將傳統技藝傳承延續。

相關文章

2023-11-01

施寶容女士是一位中國結藝術的傳承者與創作者。她在20歲時榮獲「台灣省藝文獎」,展現出對於傳統編結的深厚技巧與藝術修養。她的作品不僅形狀多樣,具有對稱、立體、繁雜等特色,充分展現編者的技術和藝術性。在平面的繩結線條變化中,她創作出富有層次感的作品,題材多樣,生活化,並且運用廣泛的珠寶材料,如珍珠、玉石、水晶、琉璃等,使得作品更加豐富多元,具有特殊性和個人特色。她將珠寶設計的概念融入其中,結合東西方結藝技法,創造出各種變化結法,呈現出經緯交疊和色彩搭配的美感。

2023-11-10

林家億從少年時期即跟隨福州匠派學習粧佛技藝,北上之後又鑽研漆線雕,從業至今未曾中斷,充分掌握粧佛工藝之紋飾圖案的技藝。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1款認定基準「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林家億以其技藝傳家,亦有意願參與技藝傳習與保存工作。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2款認定基準「具該登錄項目之傳承能力及意願」。林家億所擅長之漆線雕技藝,為閩式神像粧佛工藝之一環,呈現精緻而具立體性的特色。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3款認定基準「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10

張秋山匠師所製作的糊紙作品,承襲茂興齋四代的製作傳 統,不僅技術熟練製作出民間需求的各項糊紙類型,就人 物、屋厝的造型比例、用色搭配上皆充滿著傳統美感特質。茂興齋糊紙店為臺北地區罕見的百年糊紙之家,張秋山匠師傳承父執輩的手藝,糊紙世家的背景讓張秋山匠師有機會前往大臺北各地施作大型靈厝糊紙。張秋山匠師施作的大士爺、靈厝的風格完全體現了臺北各地糊紙藝術的地方色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