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匠心,現代品味

桃園市大溪區

大溪木器-協大木器行

大溪木器-協大木器行

桃園市大溪區

傳統匠心,現代品味

大溪木器-協大木器行

2023-11-01

「協大木器行」的創辦人李阿維(1917-1996)是台灣大溪地區著名的木工匠師。他年少時期即展現出對木器製作的熱愛,曾在台北跟隨九叔公學習木器製作技藝,並在台北胡回邦家具工廠擔任師傅。1946年,李阿維在台北創立了自己的木器製作工廠,生產Nami(波浪)式漢、西洋混搭風的嫁妝組,並成功銷售。1959年,他返回大溪,在和平路72號開創了「協大木器行」。在當時,台灣經濟蓬勃發展,民間信仰也逐漸興盛,使得來自全台各地的佛桌、神桌訂單迅速增長。為了迎接市場需求,「協大木器行」不斷擴充,店面擴及至和平路74號和76號。

在面對1990年代台灣木器市場充斥便宜、粗糙外來木製家具的挑戰時,李阿維找到了轉機。他獲得了替台灣佛教會設計高雄縣阿蓮鄉「光德寺」道場的佛桌、佛龕的機會,並進一步開始接下多家佛寺、道場的大型木器工程。他與鑿花師傅、螺片師傅、油漆師傅等各方合作,致力於製作出高品質、高雅、精緻的木器作品,這種堅持傳統技藝,並結合現代設計的理念,使得「協大木器行」在高價位木器市場上建立了優秀的聲譽。他的成功經驗為大溪傳統木器產業指引了現代化轉型的方向,展現出非凡的企業智慧和堅定的決心。

相關文章

2023-11-09

呂錦霞老師是藺草編織這項傳統技藝的熱情推廣者和重要保存者。她出生於苗栗縣苑裡鎮,從小在父母親的指導下學習藺草編織技藝。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手工藝技藝逐漸失傳,但呂錦霞老師決心保持和傳承這項文化遺產。她不僅掌握了傳統的藺草編織技法,還創新地將竹編技法和中國結法巧妙融入其中,使得她的作品獨具特色。

2023-11-08

葉勇助是臺灣粧佛技藝的傳統工藝師,他精通粧佛技法中的泥塑、木雕和脫胎造像等繁複技巧,尤其在脫胎造像方面,他的造型和用色皆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在粧佛這個民間傳統工藝領域,脫胎造像技法已經相當罕見,而葉勇助能夠傳承並精熟這項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珍貴和獨特。

2023-11-10

張鳳英在技法、技藝層面表現十分優異,精熟傳統賽德克族織藝最上乘之禮服織作技術puniri(經挑)技法,獲族人公認為技藝最精湛、技法最高明之織女。持續厚實賽德克族傳統知識和文化底蘊,可將傳統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得更完整。張鳳英個人具有極高傳承意願。多年來致力於織布的傳承工作,並透過不同形式的傳習計畫,桃李眾多。期透過師徒制的訓練方式,讓傳統puniri的文化知識和技藝,能廣為流傳在賽德克部落及其他地區。張鳳英傳承祖母、母親德克族織布技藝之脈絡故事,有傳統的文化、有賽德克的重要技法、有女性對織布的堅持、有廣大學生學習的支持、與部落族人的維繫,張鳳英為此項技藝保存者最適當人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