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剪黏立口碑國外廟宇慕名邀

新北市三重區

泥作工藝-楊重家

泥作工藝-楊重家

新北市三重區

泥塑剪黏立口碑國外廟宇慕名邀

泥作工藝-楊重家

2023-11-01

楊重家先生擅長剪黏泥作,作品生動活潑,造型立體,層次分明,刻劃細膩,富於變化,極具傳統藝術之價值,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遵循傳統泥塑剪黏之古法,表現於臺灣各地廟宇建築上,技法純熟,堅持理念,不畏烈風苦雨,故能受邀於海內外各地施作泥塑剪黏工程,其優秀之造詣及風格夙為人所稱道,具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之登錄基準。

楊氏自15歲即從邱重義先生(延續早期剪黏泥塑名家洪坤福、陳天乞先生一脈)學藝,傳承脈絡可循,於穩健中具誇張與浪漫之地方色移,有其流派特色•充分表現北臺灣廟宇建築裝飾之美,具地方性。符合傳统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之登錄基準。

從事此道40年,舉凡龍鳳、人物、飛禽、走獸等均能水到渠成,且絲絲入扣,三重碧華寺註生娘娘殿背牆之「三鳳」泥塑,以及普賢菩薩與文殊苦薩殿背牆之「雙龍朝拜毫光」泥塑,尤為其代表作。楊氏迄今仍堅特傳統泥塑剪黏技藝,持績承接廟作,延績傳統工藝美術之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8

王保原為潮汕派剪黏司傅何金龍、王石發直系傳人,並擅泥塑,技藝精湛,曾經修護何金龍剪黏及葉王交趾陶作品。其構圖佈局具空間層次,塑造人物動作、表情栩栩如生,剪黏特色工法有「摃槌」(將玻璃剪成火柴棒狀)與「甲毛」(剪成細毛狀),並能使用早期瓷碗碟盤豐富多樣的紋樣釉色,曲勢度形加以剪裁,黏貼手路細緻,對施作過程之工具及材料運用考究,保存剪黏製作特出的技藝與知識。

2023-11-08

「蒔繪」技法是漆工藝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包括平蒔繪、研出蒔繪、高蒔繪,以及肉合蒔繪等不同風格。蒔繪技法要求工藝者具備髹、描、堆、貼、磨、撒、蒔、推、罩等基本功,使平面畫作在光影的變化下呈現立體效果,技術非常複雜細緻。

2023-11-10

陳夏生女士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農化系,任職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學生時代原本對工藝並不喜愛,後來會走上編結之路,與她丈夫莊靈先生有很大關係;莊先生的父親莊嚴先生,曾任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文大藝研所主任,是著名的書法家與藝術教育學者,畢生對研究與維護中華文物有重大貢獻;並且非常重視民間傳統工藝,因而也收藏一些附有繩結的工藝品。他說早年在北方有知識的家庭婦女,都會編幾個傳統裝飾性的繩結;因此1971年他曾請故宮一位會編少許繩結的技工王振楷先生,傳授陳老師兩三個基本的傳統繩結。1976年漢聲英文雜誌社的社長姚孟嘉先生,曾連續尋訪多位會編結的耆老,將零散的繩結技藝彙集起來,繪製編綰步驟的圖樣,發表在漢聲英文雜誌第六卷的二、三期;引起陳老師的關心和學習熱情,引導她開始真正步入編結之門。 陳老師是學理工學科出身,數學思路敏捷並有條理,在編結過程上起了很大功能;加上1978年私立實踐家專(即今實踐大學),因發現我們的傳統繩結技藝,居然成為韓國學校的正式教材,因此便想開設傳授結藝的課程,於是聘請陳老師來教授這項技藝;這讓陳老師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下,編結的技術拓展更為突飛猛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