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慈惠堂總堂開堂紀念日

歲次乙酉年(民國34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後,瘟疫四起,民不聊生,又逢三期末劫,況西方風氣與物質漸漸趁虛入侵,誘惑人心,瑤池金母觀滾滾紅塵火宅,墜之甚易,出之甚難,若無慧力何能解脫輪迴之苦!乃於歲次戊子年(民國37年)農曆六月初三日普渡勝會,瑤池金母大發慈悲,救苦救難,在仙佛神聖諸高真護衛之下;聖駕下凡,發祥於花蓮市郊田浦荒野丘地的一間小茅屋中,廣收50位契子女,大顯母道,曉諭世人,造德修身,遵言向善,奉道而行,持戒以修,勤積公德,以化除劫難,共登瑤池仙境,風範光照人間。 註:以上文字參自「花蓮聖地慈惠堂總堂簡介」

澎湖小法祭祀科儀

當先民開拓澎湖之際,道教亦隨之傳入。澎湖縣廟宇法師派別有普庵派、閭山派、疑似摩尼派三派,小法與乩童均為廟宇最基本且最密切的神職人員,小法祭祀科儀為宮廟各種神明慶典、廟會表演重要儀式,為本縣民間獨具特色之祭典儀式。

澎湖傳統蒙面

澎湖地區的傳統蒙面習俗為適應澎湖特殊天候條件而形成的,澎湖地區特有的傳統衣飾。地處亞熱帶的澎湖群島,夏天有驕陽如炙,冬天有鹹風肆虐,婦女長年在潮間帶捕魚及在田野裡耕作,臉、眼、髮、膚很容易受到鹹風烈日的傷害,因此出門勞動時皆習慣以毛巾以及約3台尺見方的布巾將整個頭臉包裹起來(只露出眼睛),以防被灼傷。因蒙面者多為女性,故有「蒙面女郎」的別稱,但亦有極少部分的男性作蒙面裝束。近年來因為社會型態轉變,年輕一輩多不再從事農漁生產,以致蒙面的習俗已逐漸式微,但澎湖傳統蒙面的包覆法仍具相當的特色。

大路關四孤搶粄(高樹)

先民搬遷至大路關後,於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家家戶戶皆準備豐富的祭品,盛重地舉辦「渡孤」儀式,尤其是廟方更會準備全豬、全雞、牲禮、麵羊及豐盛的紅粄、瓜果、油、鹽、米等祭品酬拜好兄弟,而全豬、雞則於渡孤儀式後由輪值整年祭祀活動的鄰甲村民分食。 其餘祭品則是讓其他村民在活動結束後,搶食祭品。

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

五年千歲遶境吃飯擔的悠久文化-是春祭儀式的主要活動,其內容為平安繞境和「吃飯擔」的午餐會。即農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舉行,恭請五年千歲到五股十四庄境內遶境祈安,股內信眾組藝閣、陣頭等隨香遊行,並由五股十四庄各股村民輪流提供飯擔給遶境人員食用。

雲林六房媽過爐

清領初期,林姓六堂兄弟奉請「六房媽」自唐山渡海入臺,於雲林地區分房拓墾,並於清道光30年(1850)發展出「過爐」各房輪流奉祀模式,最初僅限林姓才能擔任爐主主辦每年的祭祀活動,除了祭祀權轉換之外,也有家族歲時聚餐的意義。

花壇白沙坑迎花燈

白沙坑迎花燈活動延續至今已有180年的歷史,從來未曾中斷,是全國民俗活動的瑰寶,仍然保有清代迎燈的方式,具有早期農村古樸的民俗風貌,最能表現臺灣風土民俗的特色,近來逐漸庸俗化沒落,若不重視恐將會消失,應該結合學術界與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共同來提倡這個民俗活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