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西代天府王醮暨遶境
保西代天府又稱大人廟,主祀朱、池、李三府千歲,為古昔「保西里」之境主廟,下轄5里「八保庄」,為南關線三大廟之一,與關廟山西宮、歸仁仁壽宮自古即有交陪關係,其中一廟建醮,另兩大境主廟必連動支援,建構出南關線之信仰圈與生命共同體意義。大人廟之首科王醮始於1925年,為不定期舉辦,迄今六科,已有近百年歷史。
「王府行儀」為儒家儀禮與道教祭祀科儀的融合,「王府」為王爺代天巡狩期間辦公之「行臺」,極為神聖與神秘,相應此空間布置而生的各項儀禮及排場,即為「王府行儀」,反映了傳統儒生的禮制及對王爺的敬畏,是臺灣王爺信仰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西港慶安宮王府行儀,約始於十九世紀中葉,為西港刈香三大主軸之一,掌握了香醮期間各式儀程之進展與節奏,包括香陣之領旨進出、道士團之覲朝、神尊之參禮等,在西港刈香中地位重要,傳承迄今,皆由香境內儒生主導,內容仍能與清代《醮事簿》大致對應,為臺灣王府行儀中保存最完整者。
每逢火王科醮,溪頂寮全境參與,庄民以此為傲,遶境時參與友宮高達36間,規模浩大,反映出民間之主動性、自主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科醮期間,包括敦請四草大眾廟鎮海大元帥任先鋒、台江十六寮參與遶境、鹽水溪畔送火王等,皆能反映台江十六寮之歷史淵源、地理特性等,具鮮明地域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文獻可考之火王科,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迄今已近百年,多項儀式如請先鋒、虎爺帶路、宋江圍陣、火王科遶境等,皆維持傳統,傳承不輟。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目前下淡水溪兩岸,包括高雄大樹、高雄大寮、目前屏東市(大洲里含大洲、頭前溪、六塊厝)、屏東萬丹等地的輪流做大功祭典,十分積極,民間自我認同度高,且因當地祭祀民眾對於此一歷史脈絡仍然清楚,所以持續保持著自主性、自發性地參與祭典活動。搭壇為祭場-下淡水溪請水(迎請英靈)-慶公筵-送水(恭送英靈),顯著反映下淡水溪兩岸六庄頭族群或生活與文化之特色。表此俗為下淡水溪東西兩岸六庄頭之特色民俗,存在時間已有一段歷史,同一事件引發的跨縣市(屏東市、萬丹鄉、大樹鄉、高雄市大寮區)民俗,有地域性統合之特色。
竹林山寺主祀「十八手觀音佛祖」(又稱蕃薯媽、十八股媽),係清乾隆三年(1738)隨著泉州晉江縣、南安縣、惠安縣等三邑移民,從安海龍山寺分靈抵臺創建艋舺龍山寺的觀音聖像之一,清嘉慶六年(1801)恭請至林口台地坪頂十八庄輪流奉祭。 昭和十三年(1938)4月興工創建「竹林山寺」,至昭和十四年(1939)2月竣工,昭和十五年(1940)農曆5月6日子時安座晉殿。後遇太平洋戰爭,全面停止了輪祀,到了戰後十八坪位才恢復輪值傳統。 民國三十八年(1949)輪值區域重新劃分為直屬坪位、巡迴坪位及正爐坪位,而後幾經合併更動,成為現今19坪位。早期信奉十八手觀音者以三邑人士為主,後因地緣及移民遷徙等因素,信仰逐漸擴及新北市與桃園市內安溪、漳州與客家移民,甚至戰後眷村外省新移民也擔任過爐主,呈現其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風貌,成為北臺灣重要觀音信仰之一。
是見證整個臺灣所有三山國王廟,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代表,更是臺灣三山國王廟少數直接在戰後而且是從河婆這邊移民過來的河婆客家所進行的習俗。河婆客家人在屏東,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節慶習俗非常特殊,非常具有傳統性。臺灣僅見之「紙炮篙」迎神廟會,頗具在地特色;「紙炮篙」民俗與三山國王、張木坑公王與韓指揮大使等神連結,係臺灣唯一信仰現象,與其他地區實有顯著差異。戰後從廣東揭陽縣移居到臺灣的河婆客家人,定居在屏東市林仔內的部落,每年延續祖先傳承的節慶習俗及信仰,於元宵節舉行衝竹竿炮、舉老爺的繞境活動,成為屏東市河婆客的一項特色節慶習俗文化,也是一項值得保留與延續的珍貴無形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