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擺暝祭

馬祖居民的原鄉—福建福州語系地區,自古以來即有元宵節鬧花燈、擺暝、迎神、遶境等民俗活動,其熱鬧程度猶盛於春節,移民到了馬祖列島,原鄉的習俗自然也帶至新居地,平日大家忙於生計,春節、元宵節時正是農漁業的淡季,人們一方面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另一方面也要有可供調劑的娛樂休閒活動,同時把敬神明的活動放在此時進行,在敬神明的活動中亦可以凝聚宗族、村長、信徒們的意識和增強團結的力量。

中秋搏餅

中秋搏餅是閩南地區特有文化且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普渡燈

金門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日起,家家戶戶在門口都會懸掛一盞普渡燈,為停留陽間的孤魂滯魄照明引路,此項風俗在臺灣已甚為少見,但此風俗傳統卻仍存留於金門地區,成為金門在農曆七月間信仰風俗上的特色景觀。

金門風獅爺

風獅爺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資料,金門的風獅爺,據推測乃由於明代中葉之後,金門因煮鹽、海盜危患,使樹木大量減少,每屆秋冬之季,風砂肆虐,居民為風砂疾病所苦,故於迎風及路口處,設置風獅以鎮風制煞,相因而成習俗。

紋面傳統

在傳統泛泰雅社會中,男子曾獵首、女子具織布能力,始獲得紋面資格,方能論及婚嫁。紋面禮俗象徵在生命進程中成為「社會人」,肩負成家、保護聚落之社會責任,死後得以進入祖靈界。紋面禮俗含括了傳統泛泰雅文化中生命儀禮、社會責任、超自然觀念等地方知識。雖然今日紋面已不再廣為實踐,轉化為貼紋面貼紙、暫時性紋畫之行為,仍被族人作為族群認同之重要表徵。

聖地慈惠堂總堂開堂紀念日

歲次乙酉年(民國34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後,瘟疫四起,民不聊生,又逢三期末劫,況西方風氣與物質漸漸趁虛入侵,誘惑人心,瑤池金母觀滾滾紅塵火宅,墜之甚易,出之甚難,若無慧力何能解脫輪迴之苦!乃於歲次戊子年(民國37年)農曆六月初三日普渡勝會,瑤池金母大發慈悲,救苦救難,在仙佛神聖諸高真護衛之下;聖駕下凡,發祥於花蓮市郊田浦荒野丘地的一間小茅屋中,廣收50位契子女,大顯母道,曉諭世人,造德修身,遵言向善,奉道而行,持戒以修,勤積公德,以化除劫難,共登瑤池仙境,風範光照人間。 註:以上文字參自「花蓮聖地慈惠堂總堂簡介」

澎湖小法祭祀科儀

當先民開拓澎湖之際,道教亦隨之傳入。澎湖縣廟宇法師派別有普庵派、閭山派、疑似摩尼派三派,小法與乩童均為廟宇最基本且最密切的神職人員,小法祭祀科儀為宮廟各種神明慶典、廟會表演重要儀式,為本縣民間獨具特色之祭典儀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