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太平老街

位於嘉義縣梅山鄉的太平老街,是高海拔的老街就在太平風景區之內,距太平雲梯遊客中心步行約需5分鐘,在早期是進出鄰近高山村落的必經之地,這裡也是知名文學作家《張文環》的故鄉,而步入太平老街前則有馬賽克拼貼以及壁畫彩繪映入眼簾。

鎮南聖神宮

「鎮南聖神宮」位於嘉義市東區共和路118號,興建於1777年(清乾隆42年) ,當時廟名為「鎮南宮」,主祀五府千歲。1832年(清道光12年)進士黃驤雲獻匾「福惠斯民」。1854年(清咸豐4年)首事田文增、韋珪生募款重修,並獻匾「鎮南古廟」。文昌閣則為1793年(清乾隆58年)知縣單瑞龍用築城樓之殘材所建。

舊達達港糶糴村糧埤伯公

民國55年糶糴村村民劉財禎先生(已往生),對於該伯公維護及奉獻十分熱心,於是發起募款改建,在村民及地方人士贊助下,完成粮碑福德正神現況除了福德亭以外的其他組合元素,包含主體碑位碑石及龜背護牆、化胎、水泥欄杆及後方階梯看台等等。與現況化胎型粮碑福德正神之前,伯公形式為「河石伯公」即「石頭伯公」,僅有一塊自然大卵石形式而已,立於原有大榕樹下,並無現況主體碑位、化胎、水泥欄杆、廟宇等等構件。此為六堆地區原型地伯公演進過程。

萬泉寺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清乾隆39年(1774),由李振利等負責募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寺僧侶禮佛費用。可見當時廟宇是由和尚主持。至清嘉慶22年(1817),鄉民建議重修「上帝廟」,萬丹就有很多商號參與斥資興修,清道光2年(1822)修竣完成。根據<萬丹鄉采風錄>中解釋,「上帝廟」因為也奉祀觀世音菩薩,所以就由「廟」改為「寺」,再加上該廟坐落萬丹區(保長厝),朝向水泉村,因以改稱為「萬泉寺」。

九如鄉三山國王廟

根據《(重修)台灣省通志》的記載,九如鄉三山國王廟是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6~1683);但根據該廟正殿左側牆壁外面的一塊花崗岩質的「三山國王廟產碑」的記載,該廟創建於清乾隆40年(1775)。該石碑記述著清嘉慶元年(1796)該廟所購置的廟產,以備國王千秋祭典之用,由碑文可知九塊厝的三山國王廟建於豎立該石碑(清嘉慶元年,1796年)的前幾年。

佳里北極玄天宮

北極玄天宮主祀玄天上帝,此神是蔡氏渡臺始祖蔡公明從家鄉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所迎請來臺,於嘉慶8年(1803)募款創建。廟宇形式保有古風,石雕龍柱古樸雅致;屋脊上的福祿壽三星剪黏,不失雅趣之美;藻井周圍為青石板鋪設,古色古香;廟內正殿前壁堵以杉木雕刻,兩旁壁堵的彩繪,精緻秀麗;此外,木造佛桌和八仙桌、廟簷插角下的古賢人彩繪,也都十分細緻。

八吉境關帝廳

八吉境關帝廳為臺南市中西區的一座廟宇,主祀關聖帝君並供奉馬使。關帝廳為一間二進,「一廳一拜亭」的格局,為規模略小之廟宇。廳內有數個歷史古匾和潘麗水的彩繪作品。廟方主動提報歷史建築,並於2012年公告登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