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北方福德祠
鹿港街鎮原有四方土地公廟,分居鹿港街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福德祠為「北土地公廟」,也是碩果僅存,原貌保存最完整的土地公廟,餘三位土地公不是淪為其他廟的陪祀神祇(東、西土地公廟),即重建全新的廟宇(南土地公廟)。
民國55年糶糴村村民劉財禎先生(已往生),對於該伯公維護及奉獻十分熱心,於是發起募款改建,在村民及地方人士贊助下,完成粮碑福德正神現況除了福德亭以外的其他組合元素,包含主體碑位碑石及龜背護牆、化胎、水泥欄杆及後方階梯看台等等。與現況化胎型粮碑福德正神之前,伯公形式為「河石伯公」即「石頭伯公」,僅有一塊自然大卵石形式而已,立於原有大榕樹下,並無現況主體碑位、化胎、水泥欄杆、廟宇等等構件。此為六堆地區原型地伯公演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