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老街

苑裡是苗栗縣最早開發的鄉鎮之一,自清乾隆年間至民國時期的苑裡天下路老街,更是在數百年間擔負起地方發展與進步的重要角色,除了作為交通要道外,苑裡的第 一家銀行( 1943年彰化銀行 )、 1958年苗栗縣帽蓆產銷合作社以及全盛時期數十家從事內外銷之帽蓆中大盤商,皆在此起家,作為藺草編織發源地的苑裡,老街負起內外銷商品櫥窗的重要角 色,當時街上曬帽蓆的盛況仍為耆老所樂道。

南庄老街

南庄老街位於苗栗市中心永昌宮附近的中正路及一旁小巷內,緊鄰南庄遊客中心,當地最夯的伴手禮就是特產桂花釀,因此又稱桂花巷,必嚐的小吃美食包含豬籠粄、狗薑粽、桂花冰鎮湯圓、桂花梅、擂茶、滷豆干、客家菜等。老街尾端的「洗衫坑」是以前婦女洗衣服、聊天話家常的地方,老街的南庄老郵局、永昌宮、乃木崎及南庄戲院等景點都是遊客不能錯過的重點。

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老街,就位於今日萬華老松國小的南側,地址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側的街屋與老松國小校園僅一牆之隔,南側的街屋則緊臨廣州街。創立於西元1896年的老松國小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校園建築北棟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東、西棟分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而老松國小旁也有了一座「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可供學童參觀學習。

艋舺老街

艋舺老街是台灣台北市萬華區的一條古老街道,也被稱為萬華老街。這條老街保存了許多傳統的台灣建築和文化特色,吸引著許多遊客和遊客。在這裡,你可以找到許多傳統的小吃攤位、古老的寺廟、紀念品商店和藝術工作室。這裡也是品味台灣古早味小吃的好地方,例如擔仔麵、豆花、碗粿等。除了美食,這裡還有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讓遊客能夠感受到台灣的傳統風情。

迪化街

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臺、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其實指的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就空間位置來看,迪化街是大稻埕(即今大同區)的一部份。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現,是在西元1851年。兩年後,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之後隨時代演進,街景、房屋的外觀有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裝飾,逐漸演變成今日風貌。

南屯老街

南屯老街指「犁頭店街」,即今之南屯里,原屬巴布薩平埔族之大聚落。清康熙年間,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與其僚屬在此地招佃墾荒,移民湧集,農具製造與販賣運應而起,打造犁頭農具的店舖聚集,形成農產品交易中心,稱之為「犁頭店街」。「三角街」「南屯市場」「萬和宮」「端午節民俗活動」已成為南屯孩子共同的、美麗的回憶。

永平老街

永平路一帶是南投中寮地區唯一的都市計畫區,也是九二一大地震時受損最為嚴重的區域。早期的永平路附近都是番薯田,所以有著「蕃薯寮」的舊稱,日據時期開始因盛產香蕉,而成為香蕉的大市集,香蕉市場的集散都在這裡進行,也擔任著中寮鄉的政經中心及交通樞紐的角色。直到九二一大地震,震走了老一輩永平人的快樂回憶,也震碎了40位居民的家庭。

南興打鐵街

早期載送農具的牛車與載送商旅客的人力拉車都穿梭於街道間,是埔里商業活躍的年代。金合源打鐵店老闆彭進富說,打鐵街不只造就農業與林木業的鐵工具產業,還帶動附近其他產業發展,例如天一、能高、高樂、華國、綠都、南天等戲院都是當時興起的電影娛樂業,甚至存德旅社等旅宿業林立,讓南興街周遭形成商圈,繁華夜生活的景象空前。可惜1970年開始,埔里代工產業沒落,讓歌舞昇平的夜繁華蕭條,1999年再歷經921地震,逐漸褪去過往帶動埔里繁榮的風華。如今的義二路還保有巴洛克式的洋房,異國風味相當濃厚,雖然有些建物斑駁老舊,但仍不失迷人的歷史風采。老街上充滿著日本、美國、義大利、中華等各國料理餐廳,設置「假日行人徒步區」,腳底下踩的是有古早味的地磚。

草屯和平老街

草屯和平老街位於台灣南投縣草屯鎮,是一條充滿古早味的老街道。這裡保存了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並且有許多傳統的台灣小吃和特色商品店鋪。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各種傳統美食,同時也可以購買到手工藝品和紀念品。
如今的義二路還保有巴洛克式的洋房,異國風味相當濃厚,雖然有些建物斑駁老舊,但仍不失迷人的歷史風采。老街上充滿著日本、美國、義大利、中華等各國料理餐廳,設置「假日行人徒步區」,腳底下踩的是有古早味的地磚。

基隆市義二路老街

位於基隆田寮河畔的「義二路老街」,是外地遊客必逛的景點之一,新舊建物「混搭」風格,因此擁有「基隆銀座」的美稱。義二路老街又稱為「義二路形象商圈」,清朝統治時期稱為「哨船頭」,日據時期則稱「義重町」,一直以來都是基隆行政、金融和經濟中心。

如今的義二路還保有巴洛克式的洋房,異國風味相當濃厚,雖然有些建物斑駁老舊,但仍不失迷人的歷史風采。老街上充滿著日本、美國、義大利、中華等各國料理餐廳,設置「假日行人徒步區」,腳底下踩的是有古早味的地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