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民俗藝術

基隆市仁愛區

閩南第一樂團

閩南第一樂團

基隆市仁愛區

傳承民俗藝術

閩南第一樂團

2023-11-02

「閩南第一樂團」具備熟知並能正確體現南管音樂的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有代表性。樂團成員具備傳習南管音樂的能力和意願,在文化脈絡下被認為是合適的保存者。南管音樂是古老的樂曲,主要流傳於泉州地區,隨著移民帶來台灣,在基隆南管主要因泉州同鄉漸成聚落組成,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和流派特色。根據《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2、3款的法令依據,「閩南第一樂團」被認定為傳統藝術的保存者。

南管為古老的樂曲,主要流傳於閩南地區,隨著移民帶來台灣。基隆南管主要因泉州同鄉漸成聚落組成。 根據《南管曲唱研究》一書第26頁,曾有陳璋榮、吳昆仁、蔣以煌、吳淑珍擔任館先生,目前則無館先生教導,為團員定期團練。

相關文章

2023-10-13

「城隍」本是古代神話中守護池的神後來成為祈雨賑災、趨凶除惡、護國保邦及管理亡魂之神,掌管陰陽兩界,深得民眾的信仰和敬服。禮記禮運篇記載:「天子大腊八,水庸居第七」,意指天子每年要祭祀的八位神祇中,第七位是城隍,故最初僅天子可以祭拜,城隍塑像供人膜拜,傳說始於三國時代的吳國。

2023-11-13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傳統節慶中的「元宵節」,正月十五日這一天或加上正月十六日一連兩天,臺東各主要廟宇的神明都會聯合出巡,綏靖地方,稱為眾神繞境。 臺東元宵節的眾神繞境,起源於日治時期,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被中止。臺灣光復後,民間自動恢復元宵節眾神繞境。起初還由臺東天后宮主辦、軍方協助。軍方出動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老背少等藝陣。眾神繞境由報馬仔一馬當先,隊伍包括各宮廟的神轎(大轎)和乩身、信徒。白天步行繞境,晚間以火把照明,習稱軍民聯歡。後來臺東天后宮於民國39年(1950)將部分房舍,借給國軍設置臨時教養院,安養傷殘官兵。廟會活動因場地不足而停擺,眾神繞境由海山寺接手主辦。當時隊伍除繞境市區外,還遠至知本、大南、卑南、富岡等地。

2023-11-08

北港老塗獅,創辦人黃清塗(1930一2014),享壽86歲,綽號老塗獅,臺灣雲林北港人,武術家及中醫家。 北港老塗獅創辦人黃清塗出生於昭和5年(1930),出自北港勤習堂,30年代師承北港勤習堂第三代陳水來老師父(黃清塗之義父),學習武術、白鶴獅陣及白鶴獅製作技術,後來初設舘號為「北港勤習堂 鳳陽國術舘」,民國49年(1960)以自家班底跟隨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聖誕遶境,後來舘號正式更名為「北港老塗獅」。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