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發揚歌仔戲文化

臺北市中山區

歌仔戲-巫明霞

歌仔戲-巫明霞

臺北市中山區

致力發揚歌仔戲文化

歌仔戲-巫明霞

2023-11-02

巫明霞女士是一位生長於戲曲世家的藝術家,從小學習了漢文、南管戲、京劇、歌仔戲等傳統戲曲,並在外台戲、內台戲、電影、電視等表演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的演技精湛,勇於創新,展現出獨特的演藝才華,使得歌仔戲呈現豐富多樣的藝術價值,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巫明霞女士的特殊性在於她經歷了歌仔戲不同階段的發展,既能掌握傳統精髓,又能靈活應用創新元素。她的表演風格不拘泥於傳統,並在歌仔戲小生藝術中注入獨特的表現特質,具有特殊性。

在地方性方面,歌仔戲因其生活化和多元的戲曲特色,深受觀眾喜愛。巫明霞女士的藝術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其他劇種的優點,並在歌仔戲中保留了地域風格。她的習藝歷程和演出經歷整合了各家長處,呈現出歌仔戲劇種濃烈的地域色彩,具有地方性。

歌仔戲發源於宜蘭為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發展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萌芽到成形,可分為小戲階段和大戲階段。 小戲階段為在宜蘭一帶的藝人以源自大陸福建漳州一帶的『歌仔』來說故事,之後逐漸吸收車鼓小戲的表演形式,以簡單的角色來舖演故事,成為歌仔戲的雛形。 大戲階段則是在小戲的基礎上,吸收民間歌謠音樂,以及其他流傳於台灣的大戲劇種之表演成分,逐漸演變為成熟的大戲演出形式。

相關文章

2023-11-03

這個曲藝團體源自於府城祭孔釋奠儀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曲藝表演。這些曲目是集眾人智慧所成,具有特殊性,並且在台灣擁有全台首學的歷史地位和背景,這顯示了該團體傳承至今的地方性特質。台南市文廟樂局以成書院為基礎,發展了具有一定藝術性的十三音藝術。該團的樂員技巧整齊,達到了較高水準,並擁有能夠體現這項傳統藝術的物件,如樂譜和樂器。樂譜豐富,樂器種類多樣,這些物件本身就具有藝術價值。曲調方面,既有自創的元素,也有傳承的元素,而且該團定期傳授技藝給後進樂手,是台南文廟祭孔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司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地方性特色。團員們的合作默契和專業技巧使得他們的演奏技巧整齊,能夠充分展現府城孔廟儀式音樂的質樸性,並且能夠表現出特殊儀節的音樂特色。他們的技法非常優秀,能夠生動地呈現府城孔廟儀式音樂的特色。

2023-11-03

傳承自張鴻明、蘇榮發、蔡青源等名師,熟悉上下四管,能正確體現南管之知識技藝。現為振聲社館先生,長期從事南管教學,並整理一套深入淺出的南管教學方式,有傳承南管之熱忱與實際作為。對於南管推廣與教育貢獻良多,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2

李阿質是漢陽北管劇團的資深演員,他在9歲時就加入了戲班,經歷了多個亂彈劇團,包括「新美園」、「宜蘭英」和「東福陞」等,並且在北管戲曲領域經營已經超過70年。他的演技非常精湛,唱腔細緻優美,擁有極強的記憶力,是宜蘭本地具代表性的亂彈戲演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