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公宴靈魂人物之一

彰化縣鹿港鎮

傳統木雕-施鎮洋

傳統木雕-施鎮洋

彰化縣鹿港鎮

魯班公宴靈魂人物之一

傳統木雕-施鎮洋

2023-11-01

施鎮洋先生是鹿港小鎮的木雕技術保存者,他來自雕刻世家,具有扎實的傳統木雕技藝。他熟稔大木、小木、鑿花技巧,並且能夠巧妙地將泉州傳統雕法與鹿港風味相結合,使他的作品充滿了文化內涵,細膩圓融。

施鎮洋不僅僅是一位技術嫻熟的木雕師傅,更是一位具有豐富創意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不拘泥於傳統,能夠擴展自己的雕刻空間,並且在木頭中找尋靈感,構思各種題材。這種多樣性和多元性的木雕技藝與文化內容已經成為他生活哲學的一部分。

施鎮洋曾參與過許多知名廟宇的修建工程,並且多年來不私藏傳統技藝,積極將木雕工藝傳承下去。在1992年,他獲得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的肯定,為鹿港小鎮帶來了光榮。他的師承譜系包括施坤玉(已故)、吳適為、羅又睿、施懿紋等,這些師承關係使他擁有了優秀的木雕技藝基礎。

鹿港在清道光年間成為了台灣中部的登陸經營墾殖據點,並吸引了定居鹿港的移民,尤其是來自泉州蚶江的移民。這些移民帶來了貿易活動,並重視當地寺廟建築的發展,聘請泉州匠師來台灣建造寺廟,帶動了雕刻和彩繪技藝的興起。

在日治時期,鹿港的家具業開始蓬勃發展,被稱為「頂角吳隨意,下角蔡義和」。日本商人引進了井波雕,並教導當地的師傅製作家具附件欄間,這成為了當地的熱門行業,許多工廠以生產外銷到日本的欄間為主要業務。這一時期的木工藝迅速發展,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雕刻人才。

至今,鹿港仍然擁有豐富的木工藝傳統,並以供奉「魯班公」為信仰。當地組織了「小木花匠團錦森興」的神明會,每年舉行祭祖、繞境和「魯班公宴」等工藝華會,這表明木工藝在當地的發展和規模。這些木工藝師們繼承了傳統技術,並將其發展成當代藝術創作,保持著傳統木工藝的繁榮。

相關文章

2023-11-10

十七歲時發現左鄰右舍靠編草賺進不少金錢,所以求婆婆讓其學編草,從此開始與藺草為伍的生活,藺草編織的收入大大改善了家裡經濟。 1945年因全家移居台東縣豐里里,雖對藺草編織依依不捨,但也無奈的和它揮手道別。離開清水鎮,到了52歲孩子都長大了,才開始擁有自己時間,藺草又回到了她的身邊。 沒有師傅、沒有束縛也沒有經濟壓力,想到了什麼就做什麼,和西部編織者最大不同,就是將平面轉化為立體,這些立體人物、動物的編織蛻變,使作品脫離〝用的藝品〞而進入〝欣賞藝品〞。

2023-11-08

張貴珠、張鳳英母女熟悉完整全套之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舉凡製作線材乃至織作之各式技法無不精通,尚持有對傳統賽德克族織藝最上乘之禮服織作技術-puniri(經挑)技法之四種圖紋,該技法puniri(經挑)技藝最具南投賽德克族之在地特色,其紋樣及用色深具族群識別的功能,與同樣具織布工藝之鄰族花蓮縣的太魯閣族,仁愛鄉及以北的泰雅族殊異。目前霧社地區僅張貴珠母女保有最完整之puniri(經挑)技法,其技藝於在地無人出其左右,堪稱一絕。

2023-11-01

寺廟彩繪在台灣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表現,更是具有歷史性、人民性和地方特色的藝術。然而,這項傳統藝術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社會現代化和寺廟建築的改建,傳統的寺廟彩繪受到威脅。木造廟宇被水泥、石雕取代,傳統的彩繪技藝因此逐漸失傳。這種變遷不僅在宜蘭,而且在台灣各地都普遍存在,傳統寺廟彩繪的美麗和獨特性因此面臨消失的風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