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藝術的珍貴傳承者

臺中市北屯區

傳統竹雕-陳春明

傳統竹雕-陳春明

臺中市北屯區

竹雕藝術的珍貴傳承者

傳統竹雕-陳春明

2023-11-01

竹木雕刻源遠流長,竹雕被視為藝術的代表之一,起源於古代文人將詩文、圖畫刻於竹上。宋代至明代,竹雕融入了建築庭園裝飾,成為當時藝術的瑰寶。

臺灣的氣候適合竹子的生長,因此竹雕在這片土地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竹雕的成功端賴著作者對竹材特性的深入了解和雕刻技藝的純熟。陳春明先生是竹雕藝術的傳承者,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深刻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還兼容了傳統和現代的風格。他是全國性知名藝師,符合傳統藝術登錄的審查基準,因此值得被登錄保存。

在本市傳統藝術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的評定下,陳春明的竹雕作品被認定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的審查基準,因此被推薦登錄保存。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及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6條,陳春明的竹雕藝術將成為本地文化的寶貴資產,繼續為台灣的傳統藝術保留下去,並為後人傳承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10

陳穎派事傳統彩繪70餘年,熟知彩繪技法的表現形式,對傳統建築彩繪技藝所需相關知識及工序均能掌握,且技藝精良,亦長年在古蹟、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擔任建築彩繪修護匠藝,具備傳統「彩」與「繪」的能力與技藝。陳穎派藝師彩繪精良,題材豐富,繪工細緻,並熟知傳統知識,具傳習能力,並有二位兒子傳承其技藝與知能。具傳承體系與明確師承,傳承系譜完整,亦反映在地脈絡。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時齡十二歲的陳穎派開始隨父親陳萬福習藝,從磨粗紙→整理環境、打雜→學調公灰、拌豬血土、煮桐油→披麻捉灰、地仗處理、色料調配→畫垛頭、垛內等依序學習傳統彩繪工法,十幾歲就出師獨當一面,從事廟宇彩繪,常與同行切磋以增進畫藝。

2023-11-08

葉勇助是臺灣粧佛技藝的傳統工藝師,他精通粧佛技法中的泥塑、木雕和脫胎造像等繁複技巧,尤其在脫胎造像方面,他的造型和用色皆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在粧佛這個民間傳統工藝領域,脫胎造像技法已經相當罕見,而葉勇助能夠傳承並精熟這項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珍貴和獨特。

2023-11-01

侯壽峰先生是戲曲布景繪製工藝的傳承者,他師承自日據時期留臺的福州布景師黃良雄先生,在戲曲布景繪製工作中擁有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展現出精湛的技藝。在本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的評定下,侯壽峰的布景彩繪被認定具備與戲曲搭配的藝術元素,並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