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陶藝框架的創新者

臺中市霧峰區

陶藝-蔡榮祐

陶藝-蔡榮祐

臺中市霧峰區

突破陶藝框架的創新者

陶藝-蔡榮祐

2023-11-01

蔡榮祐先生長期投入陶藝創作與研究,他的作品不僅符合藝術性、特殊性與地方性等傳統藝術審查基準,更在造型、材料及思維上跨越了傳統陶藝的框架。他的創作突破了既有的陶藝風格,顯示出對傳統的融合和對創新的追求,是一位值得被登錄保存的陶藝家。

臺灣的陶藝歷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時期的考古遺址,並且在原住民社會中有著悠久的傳統。現代陶藝創作起源於1960年代中期,陶藝工作者受到來自歐洲、日本、美國等地的影響,開始嘗試各種創新觀念和技法。臺灣的現代陶藝發展呈現兩大主要趨勢:一方面,在造型上突破了傳統的瓶罐形制,另一方面,在釉藥的應用上進行各種實驗,使作品呈現出多變的效果。這種多樣性的風貌,將現代陶藝推向了一個嶄新且豐富多彩的局面。在臺灣地方藝術發展史上,陶藝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展現了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藝術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1

林瑤農,擅長傳統坩堝窯爐的「徒手吹製」與「徒手熱塑」技法,具備窯爐製造設計、原料配置、後段加工等專業知識。師承自上海玻璃師傅及玻璃藝師蔡松平老師,融合傳統與西方技藝,創作作品展現個人風格,彰顯傳統技藝與創作思維的結合。

2023-11-01

黃媽慶是鹿港北頭村的木雕藝術家,出生於1952年。他來自討海人的家庭,14歲起師從泉州木雕師傅阜王錦宣學習木器雕刻技巧。在學成後,他從事商業性的木雕工作,包括製作寺廟祭拜用品、欄間雕刻等。然而,隨著臺灣傳統木雕產業市場萎縮,他開始轉型,於1992年起放棄商業代工,開始進行傳統藝術創作。

2023-11-08

黃蘭葉是一位具有超過40年職業生涯的西陣織工,她精通西陣織的綴織技法,從材料的採集、染色、織造,到最後的繡裝,完整地掌握了緙絲的各個製作過程。除了在謀生技能方面嫻熟之外,她還擁有獨特的藝術靈感,能夠展現出獨特的構圖和配色美學。她的作品典雅莊重,質感細膩,並且曾經多次參賽並獲得大獎的肯定。她直接繼承了日本綴織工藝,同時也間接傳承了中國古代緙絲的傳統。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