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匠心與文化的織布藝術

苗栗縣泰安鄉

泰雅染織-尤瑪.達陸

泰雅染織-尤瑪.達陸

苗栗縣泰安鄉

融匠心與文化的織布藝術

泰雅染織-尤瑪.達陸

2023-11-01

尤瑪‧達以其巧手與智慧,呈現出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的極致之美。她的作品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泰雅族祖靈信仰與社會秩序具體實踐的象徵。使用苧麻為原料,搭配天然植物染料,尤瑪‧達陸藝師的織布作品展現了獨特的文化色彩,在染織藝術與藝術史上具有卓越的價值。

泰雅族的染織工藝被譽為原住民族群中最具特色的織布技藝之一。他們以苧麻為原料,運用天然植物染料,創造出獨特的織布圖紋,這些紋樣既具有文化性和傳統性,又充滿藝術性。技法的傳承是承載著族群特殊文化色彩的一部分,工序完整,並兼具創新。在夾織與挑織技法方面,他們的表現尤為優異。這些染織作品不僅代表著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的精湛,更象徵著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是祖靈信仰和社會秩序具體實踐的體現。在染織藝術和藝術史上,這些作品具有極高的價值。

泰雅族群分布廣泛,擁有眾多支系,其織藝技法和工序非常完整,包括平織、斜織、夾織和挑織等多樣技法,展現出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價值。然而,這些珍貴的染織技藝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幸運的是,有些人積極努力保存和傳承這些技藝,他們不僅將傳統工藝承續下來,還具備現代學術知識,廣泛研究和收集佚失的長老記憶,並探索國內外博物館的展藏資料。他們的努力不僅有助於重建泰雅染織技藝的工序和知識體系,也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領先地位,為這項瀕臨失傳的文化遺產續命。

相關文章

2023-11-10

張鳳英在技法、技藝層面表現十分優異,精熟傳統賽德克族織藝最上乘之禮服織作技術puniri(經挑)技法,獲族人公認為技藝最精湛、技法最高明之織女。持續厚實賽德克族傳統知識和文化底蘊,可將傳統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得更完整。張鳳英個人具有極高傳承意願。多年來致力於織布的傳承工作,並透過不同形式的傳習計畫,桃李眾多。期透過師徒制的訓練方式,讓傳統puniri的文化知識和技藝,能廣為流傳在賽德克部落及其他地區。張鳳英傳承祖母、母親德克族織布技藝之脈絡故事,有傳統的文化、有賽德克的重要技法、有女性對織布的堅持、有廣大學生學習的支持、與部落族人的維繫,張鳳英為此項技藝保存者最適當人選。

2023-11-08

林水養十三歲離鄉背井,到台北跟隨陳樂觀師傅學習雕刻神佛像,20歲學成之後,輾轉於全台各地、南北奔波,用心學藝,闖出自己的名聲。26歲時南下高雄市創業,開設龍山佛具店。1989年創立高雄市雕刻工會,榮任創會理事長。

2023-11-08

李藝師浸淫竹編技藝超過半世紀,不儘熟稔竹工,亦精通木工技法,另外並嘗試運用以漆器技法處理竹編作品。以天然漆塗裝竹編作品表面,竹編器物經天然漆處理過後更顯內斂之美,此種特殊技法稱為籃胎漆器,籃胎漆器的運用為其作品上的一個重要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