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師

新北市萬里區

泥作工藝-謝振發

泥作工藝-謝振發

新北市萬里區

傳統藝師

泥作工藝-謝振發

2023-11-01

謝振發師承洪坤福派下「五虎將」之姚自來,專擅於泥塑與剪黏工藝,自民國50年入行習藝,具多年實作經驗且承作如大龍峒保安宮、草漯保障宮、臺北關渡宮、板橋接雲寺、萬里昭靈宮等名廟等經驗,體現其高度的技藝及文化表現水準。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條件「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

謝氏至今仍親身投入現場製作,並在過程中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培訓新世代,顯示其具備傳習能力與意願。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款條件「具該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

謝氏為臺灣剪黏泥塑洪派傳人,為師傅姚自來徒弟九人當中,仍在第一線施作的泥作匠師之一,其輩分之高、專業技藝的展現,均堪稱為文化脈絡之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3款條件「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相關文章

2023-11-09

高啓舜生於1964年,是臺南府城頂大道的居民。起初,他專注於傳統彩繪藝術的發展,但在2003年,他轉向投入傳統紙帽的創作。他的參賽作品屢次獲得優異成績。他的作品風格多元,具有立體造型、多層次裝飾、精緻的粉線做工等特點,簡約而高貴,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他注重神明紙帽的規制與禮制,既保留傳統表現方式,又進行考證和創新改革。他將現代設計觀念融入製作工法中,使用了紙帽內襯網紗、雙紙結合,並運用CAD繪圖和雷射切割等現代技術。他的作品具有特殊性,無需師傅指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府城紙帽製作中的重要代表者。

2023-11-08

陳銘鴻是一位長期從事獅頭製作的保存者,他使用傳統的技法,通常是捏土成形,然後逐層敷以紙和布,最終製成獅頭。這種技藝要求高超的技巧,作品呈現出來的獅頭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獅頭製作在當地大甲地區的武術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技藝,與當地的民俗文化相互輝映,具有濃厚的地方性特色。

2023-11-09

吳彩卿工藝師從小跟著母親學習藺草編織的技法,自小學畢業後就以藺草編織為業,擔負起家庭生計,培育兩位弟弟至大專畢業,雖然辛苦但卻磨練出一身精湛無比的藺草編織技藝,從藺草備料工作至整個產品的編織,均能獨力完成,吳彩卿工藝師對於藺編技藝的教學工作亦多所著墨,多年來在山腳國小、致民國中、聯合大學工設系學生常有教學工作,甚或在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連續三年均有開設藺編課程,吳彩卿工藝師亦為藺編技藝教學群師資之一,所以對傳統藺草工藝存與傳承貢獻良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