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一筆人間國寶彩繪門神

臺北市北投區

門神彩繪-劉家正

門神彩繪-劉家正

臺北市北投區

神來一筆人間國寶彩繪門神

門神彩繪-劉家正

2023-11-01


1966年由專業佛像畫家姨丈曾竹根先生的啟蒙。1970年初中畢業後到台南繼續向姨丈習藝。姨丈為了擴展劉家正老師的繪畫領域,將之帶往雲鵬工藝社(專業寺廟彩繪)拜師丁網先生(師承潘春原)。在此期間,劉老師仍常趁工作閒暇之餘向姨丈學習佛像畫。後因雲鵬工藝社專注於寺廟彩繪,精細處皆需另聘當時著名畫師潘麗水與蔡草如二人作畫,因而有幸師事兩位老師。於台南習藝前後共約10年整。

1980年北上,受聘於木柵集應廟作畫,是為個人處女作,自此便邁向專業畫師之路。先後至關渡宮、關渡三將軍廟、北投宮玄觀、聖雲宮等,因深感宗教藝術之多元,不只宗教民俗藝術,還有書法與中國傳統之山水、花鳥、人物等作畫技巧皆須有所涉獵。為使畫作具更高藝術價值,遂持續不斷地學習精進,直至今日。

相關文章

2023-11-10

許建福先生的泥塑紙糊獅頭製作展現了對傳統工藝的深厚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創新中保留著古典與現代美感。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能反映臺灣北部舞獅技藝的地域性文化和流派特色。其中,嘴巴部分可開闔活動的設計,彰顯了臺灣北部開口獅的典型特色,這不僅是一種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當地舞獅傳統的呈現。這種特色不僅讓獅頭更加生動有趣,也使觀眾更能感受到臺灣北部舞獅的獨特之處。

2023-11-10

李文武從事雕刻創作四十餘年,熟知沉香雕刻材料知識與技藝。致力沉香雕刻教學與推廣,具有傳習能力及熱忱。保存者有數十年的沉香雕刻推廣經驗,具有相當成效,且為知名藝師,於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1973 隨日本雕刻師木刻基礎 1973 隨周以鴻丶周邦勇老師習國畫。

2023-11-01

寺廟彩繪在台灣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表現,更是具有歷史性、人民性和地方特色的藝術。然而,這項傳統藝術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社會現代化和寺廟建築的改建,傳統的寺廟彩繪受到威脅。木造廟宇被水泥、石雕取代,傳統的彩繪技藝因此逐漸失傳。這種變遷不僅在宜蘭,而且在台灣各地都普遍存在,傳統寺廟彩繪的美麗和獨特性因此面臨消失的風險。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