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裡求生的傳奇

臺北市萬華區

印鈕-廖德良

印鈕-廖德良

臺北市萬華區

石裡求生的傳奇

印鈕-廖德良

2023-11-01

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晚商周初之際,就有璽印的使用。漢代隸書在印面的表現上高度保留秦代小篆的文字之美,是中國篆刻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歷經一千多年來到元末,有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兩百年後,明代蘇州人文彭文三橋又以處州(浙江境內)燈光凍治印,開啟了石印風氣之先,弟子何震發揚光大成為「徽派」之宗,此後便蔚為時尚,四百年間由「西冷八家」的浙派開創局面,隨後皖派繼起且後來居上,將篆刻藝術帶入空前的黃金時代。(參考來源:崔仁慧,《印海博藝:廖德良印鈕藝術與篆刻名家選粹》,P4。)

作品講究觸感、圓潤,具藝術性、特殊性,素有「廖一刀」之名。能把印鈕藝術表現俐落大方,渾然樸拙中呈現磅礡的氣勢。印鈕雕刻屬精緻雕刻一類,材料少雕刻者也少,全台僅剩餘一人從事,亟待保存。

相關文章

2023-11-01

許陳春以傳統刺繡技法為基礎,賦予立體刺繡新生命,創作出麒麟、火雞、龍等栩栩如生的作品,展現出他高超的技術和藝術造詣。他的作品曾經獲得文建會民族工藝獎,具有藝術性。特別是他的八仙綵作品,運用繡線、布及針為媒材,以特殊的技法,讓八仙立體化,具有特殊性。他天生的女紅好手,無師自通地投入立體刺繡的創作,將傳統刺繡變成漂亮的擺飾品,並因此獲得「鹿港第一繡」的美譽,具有地方性。

2023-11-01

楊瑞西先生傳承自傳統泥塑、剪黏工藝系統,造型、構圖、佈局及設色等極具宗教文化及民俗意趣,遵古法施作,如五股助順將軍廟之泥塑、剪黏作品,具備相當卓越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辨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2023-11-10

師承關係:徐析森─徐炳根、徐炳標、徐柄垣─徐世昌、徐世河。木偶雕刻在徐家已傳承數代,徐柄垣的父親徐析森是彰化頗負盛名的神像雕刻師。日治末期受戰事影響,臺灣掌中戲團木偶來源無法再從大陸取得,劇團乃前來彰化向徐柄垣之父徐析森訂製戲偶,「阿森仔頭」偶頭雕刻在工藝精巧,在布袋劇團備受肯定。徐柄垣在出生於木雕工藝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十六歲開始正式學藝,木偶之外,也雕刻佛像與人頭像。.從第一代徐析森創發,到第二代徐炳根、徐炳標、徐柄垣三兄弟傳承,如今來到第三代,由徐世昌和徐世河承襲技藝,其中徐世河畢業於臺中明道中學美工科雕塑組,接受專業美術訓練,加上從小就在父母身邊幫忙,一點一滴學習著戲偶雕刻的技藝,雖然曾經想出外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在民國82年(西元1993年)以後,父親為霹靂布袋戲刻偶的工作量相當大,他便偶爾返家幫忙佛像生意,也逐漸體會家族技藝薪傳的重要性。如今已得父親幾分真傳,延續「巧成真」戲偶雕刻事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