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農耕發跡舊稱犁頭店街

台中市南屯區

南屯老街

南屯老街

台中市南屯區

因農耕發跡舊稱犁頭店街

南屯老街

2023-10-31

南屯老街指「犁頭店街」,即今之南屯里,原屬巴布薩平埔族之大聚落。清康熙年間,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與其僚屬在此地招佃墾荒,移民湧集,農具製造與販賣運應而起,打造犁頭農具的店舖聚集,形成農產品交易中心,稱之為「犁頭店街」。「三角街」「南屯市場」「萬和宮」「端午節民俗活動」已成為南屯孩子共同的、美麗的回憶。

南屯老街除了有老廟福德祠及古蹟萬和宮之外,沿街錯落著老式建築,有古厝、老店,這些最老的已經兩百多歲了,最年輕的也有五、六十歲了,古厝古意盎然,有閩台式建築形式的「穎田堂」,以芒草為鋪蓋成頂的古厝群,左側護龍為二層樓房街屋形式的「求是堂」,其他尚有「瑞濟堂」、「煙寮」、「牛墟」。

有老街就會有老店,老店包括已有百餘年歷史的紅磚老店「永成雜貨店」,橫樑上掛著的匾額,及鑲著古早各式鐵製牌照,日據時代的門牌都陪著「永成」,走過歷史歲月,其他尚有「阿霞牛肉麵」、「金義興米廠」、「金琪食品店」、「永富豆腐食品工廠」、「田心打鐵店」等,歡迎大家來尋幽懷古,一窺老街,老店的種種風情。

相關文章

2023-11-03

猴硐的名字起源於當地附近一處山洞有大量的猿猴聚居,因此被稱為「猴洞」。在日治時期,由於當地盛產煤礦,當地居民為了求吉利,不希望礦坑裡有水,因此將「猴洞」改為「猴硐」。然而,在民國51年,因為「猴」字被認為不雅,被改為「侯硐」,並將車站名稱改為「侯硐站」。直到民國92年,當地居民提議保留地方文史特色,猴硐的名字才恢復為「猴硐」。

2023-09-17

鎮安宮位在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太平山莊中央階梯最高處,需要拾級而上496階才能抵達。前身是加羅山神社,1936年遷到現址,更名太平山神社,祀奉天照大御神,入口處設置鳥居,二次戰後改為鎮安宮,奉祀鄭成功,1987年整修成現貌。

2023-11-03

模範街原名為自強街,民國14年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隊為集資興建而成,由32間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建築採中國式風格,裝飾雕花精美的窗飾及鳥踏,整體街道卻具日本大正時期的建築風格,成功融合中日式風格於一體,同時亦融合西式磚造,風格獨特,整齊美觀。民國50年代為其最為繁盛的巔峰時期,是金門現存最具特色的老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