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一起玩

屏東縣高樹鄉

大路關四孤搶粄(高樹)

大路關四孤搶粄(高樹)

屏東縣高樹鄉

人、鬼一起玩

大路關四孤搶粄(高樹)

2023-10-13

先民搬遷至大路關後,於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家家戶戶皆準備豐富的祭品,盛重地舉辦「渡孤」儀式,尤其是廟方更會準備全豬、全雞、牲禮、麵羊及豐盛的紅粄、瓜果、油、鹽、米等祭品酬拜好兄弟,而全豬、雞則於渡孤儀式後由輪值整年祭祀活動的鄰甲村民分食。 其餘祭品則是讓其他村民在活動結束後,搶食祭品。

在當時食物缺乏的農業時代,搶得祭品,滿足口腹之慾,也藉此讓村民心存感恩,整個活動就在歡愉又滿足的熱鬧聲中結束。

然而,西元1980年代初期因職司鄰甲不和,且社會經濟起飛,「四孤搶粄」在無預警的情況下被取消,簡化了渡孤儀式,贈孤者也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少。

西元2005年底,一次因社區總體營造而召開的會議中,地方文史工作者溫世和先生提出了復辦「四孤搶粄」活動的議題,竟獲得了地方仕紳、耆老們的認同,「四孤搶粄」自此重新再起。

田野調查、資金籌措、人力整合等項工作,因獲得當時廣興國小校長-黃啟仁先生、奉工隊隊長李菊香小姐及奉工隊隊員、巡守隊隊長張國軍先生及巡守隊隊員等人的鼎力相助下,在無其他金援的情況下,藉由製作紀念T恤義賣籌錢讓所有的工作得以步上軌道。

所有活動過程都經過縝密的討論、規劃及演練,尤其是小朋友的安全更是第一要務,深怕任何閃失讓此一傳統活動再次告終。 西元2006年在公開會議中取得同共識,義賣自製T恤籌措費用,認真而從容的辦理四孤搶粄。唯恐因出錯而再次中斷四孤搶粄,所以在恢復搶粄的前6年都堅持只有小孩才能下場,至民國100年廟方才又廣播大人、小孩一同參予,當時場面盛況空前。

相關文章

2023-11-14

保西代天府又稱大人廟,主祀朱、池、李三府千歲,為古昔「保西里」之境主廟,下轄5里「八保庄」,為南關線三大廟之一,與關廟山西宮、歸仁仁壽宮自古即有交陪關係,其中一廟建醮,另兩大境主廟必連動支援,建構出南關線之信仰圈與生命共同體意義。大人廟之首科王醮始於1925年,為不定期舉辦,迄今六科,已有近百年歷史。

2023-11-07

布農族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演唱時所呈現出來的複音技巧,是世界少有的特殊唱法。演唱時的盛裝、圍成圓圈、緩步朝逆時鐘方向移動,由屋外到屋內,處處展現人和自然的融合,深具時代意義;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曾認為布農族音樂是臺灣原住民音樂的高峰(黑澤隆朝,1943),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在近代的發展,完整保留傳統的儀式性功能,成為最具特色的布農族傳統歌謠。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之規定。

2023-11-07

太平清歌為臺南本地重要南管系統歌館文化,並有其特殊流派特色以及地方俗民藝術文化趣味。麻豆巷口集英社創設於日治時期,與麻豆昔時迎暗藝有關,已傳承至第五代,仍見活力與傳承動能,且保留南管曲樂80首以上,人人可彈拉唱曲,前後場均可互換,具藝術價值。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