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閩式建築群

金門縣金城鎮

珠山(薛厝坑、山仔兜)

珠山(薛厝坑、山仔兜)

金門縣金城鎮

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閩式建築群

珠山(薛厝坑、山仔兜)

2023-10-11

珠山聚落發展自元代,開基祖薛貞固世居同安,元至元五年(1345)薛氏因避難渡海至浯洲後,選擇太文山之南、龜山之西居住,將此地命名曰「薛厝坑」。

其子薛成濟移居珠山(雞庵山)之麓、龜山之東,其後繁衍甚眾,聚落中央有大潭,取名曰「龜山兜」,亦稱「山仔兜」,民國初年更名為「珠山」村。在世代開墾孳息、造屋闢田之下,逐漸奠定今日所見聚落規模。

傳統聚落的發展以宗祠與廟宇的興建為重要指標,薛氏家廟建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大道宮亦建於乾隆年間。聚落分界以家廟為中心,左稱大社,右側為小社。


19世紀中葉後,由於鴉片戰爭及廈門的開港,使得出洋移民頻繁,特以呂宋為珠山人主要僑居地,促成僑匯經濟的蓬勃發展,僑民回饋家鄉,資助了聚落的生計,也興建了許多重要建築物,如下三落、大夫第等;此外,旅外鄉親出錢出力創辦了珠山小學,擔負起下一代的培育工作。

珠山薛氏宗親相當團結,六百多年來,篳路藍縷,在艱辛的環境中逐步發展起來。民國26年(1937)日軍佔金門之後,僑匯中斷,珠山有居民二百七十三人逃至大嶝的「難民所」避難,而留在珠山者又因逢旱季,收成不佳,造成民生的困難。民國38年(1949),國軍進駐金門,初期多以民宅做為國軍部隊的營舍,民國47年(1958)的八二三砲戰,珠山聚落受損相當嚴重,甚至大道公宮也遭砲擊,歷經很長的時間才復原。



建築依山勢而建且群聚林立,呈現集村的聚落景觀,聚落內包含閩南傳統建築、洋樓建築及現代建築等。一般傳統民居外觀特徵多以花崗石人字砌或亂石砌為主,石材亦與金門島西南沿海地質相近,其中具代表性者,如歷史建築薛氏大宗宗祠、珠山大道宮。而洋樓建築則為晚清民國初年因僑匯經濟而從南洋傳進金門之建築類型,如縣定古蹟珠山下三落、歷史建築大夫第、薛永南兄弟大樓、薛芳見洋樓等。 目前聚落主要發展旅遊觀光業,當地的閩式與洋樓建築部分改造為成民宿、展示館或休閒餐飲業,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業者共同合作經營,從而帶動珠山當地的經濟。

相關文章

2023-09-17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的張協成石廠,原本是一家打石店,為具歷史價值的歷史建築。該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時代的1904年的興建與打石業史,並於2008年獲得臺北市政府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公告,被列為歷史建築。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2023-11-03

汐止老街,是從汐止火車站到禮門街這短短一千公尺的中正路,舊稱為「水返腳街」,曾是基隆河畔重要的貨物轉運站,有「汐止第一街」之稱。過去的繁榮留下許多歷史遺跡,沿街建築部分還保存著傳統的紅磚牆、巴洛克風格式洋樓,過往的輝煌留下許多歷史遺跡,如牛稠頭碼頭、公有市場、農倉、教會、隘門遺址等,亦不乏三代經營的老店,包括米店、布商、藥行、香鋪等。沿街建築部分仍保有長條街屋的傳統風格。

2023-10-31

臺灣景德鎮、陶瓷最佳代言詞 ,非鶯歌莫屬。鶯歌老街不論是街景塑造、路口意象的設計或交通指示系統的再設計,都在在凸顯商圈的特有氣息。「點土成金」是鶯歌最大成就,許多特色風格的陶藝精品店主要集中在陶瓷老街與陶瓷觀光街。另外不可忽略的尖山埔路,是陶瓷發源地,附近仍保留了當時燒煤必用的方型煙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