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新北市新莊區

亦宛然掌中劇團

亦宛然掌中劇團

新北市新莊區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亦宛然掌中劇團

2023-09-18

亦宛然掌中劇團包含南管布袋戲、北管布袋戲,不僅培訓前場表演藝師,對於後場音樂、行政工作方面也積極培訓新手;令對手工藝雕刻、製偶衣、刺繡方面更是講究,精緻研發,對於傳統布袋戲之發展具有貢獻。

亦宛然掌中劇團在李天祿與李傳燦父子的教導薪傳下,成為臺灣極具代表性,且為新生代技藝優良的布袋戲團,前後場都頗具實力,值得登錄。

已具布袋戲之始祖地位,對於布袋戲之推廣保存及傳承,不遺餘力。

布袋戲又名掌中戲,清中葉自漳州、泉州及潮州等地傳入臺灣以來,歷經兩百餘年的演變。布袋戲為一結合說書、操偶、音樂、戲劇、雕刻、彩繪、刺繡的綜合藝術,更透過演師唸白與操演戲偶的身段動作,搭配後場音樂,營造宛然若生的戲劇張力,已成為最具臺灣本土代表性的藝術文化之一。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基準「具有藝術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3

為五甲馬使壇專屬陣頭,並參與山西宮王醮繞境活動,在關廟的三團化妝式宋江陣中算是比較完整者。為原台南縣內少數拍面之宋江陣,服飾講究,儀式完整,具特殊性與地方性。表演內容為上代所傳,一代傳一代,在關廟的廟會慶典中相當具有特色。

2023-11-14

1915年(大正4年)就已經有8月24日「龜醮」祭儀的紀載,祭儀作為寺廟每年的例行祭典,但錶此祭儀已經長時間持續舉辦。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龜醮」或許早在清領時期便已出現。 喜樹萬皇宮「龜醮」的傳說,描述喜樹庄某天牽罟意外捕捉到大海龜,在眾人的決議下遭到分食,使本已修煉成道的龜精憤怒不平,進而降災於喜樹庄,有分食的庄民家當晚遭受祝融,未參與分食的民家則安然無事。後來在神明們的協助下與龜精進行調解,指示每年農曆8月24日舉行醮典祭儀,製作仙舟添載日常用品,將其焚化迴向給龜靈公,以示庄民道歉之誠意。

2023-11-14

鳳邑舊城城隍出巡最早在日大正7年(1918)即有相關紀錄。出巡繞境活動,彰顯鳳邑舊城城隍廟的傳統信仰,與興隆內外里十三角落相互連結的地方性,鳳邑舊城城隍廟管理委員會即由這十三角落公廟共同等組。城隍出巡前的開營、接旨,香陣中的路關牌交接、長老坐三輪車、自問心大算盤、軟身城隍、點心旗(梓官區茄坑)及庄頭自組陣頭(宋江獅、十二婆姐陣)等等,具在地特色。民俗活動與地方人民生活緊密結合,目前居民仍持續進行,互動參與度極高。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