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大稻埕的打石業史!

台北市大同區

張協成石廠

張協成石廠

台北市大同區

一窺大稻埕的打石業史!

張協成石廠

2023-09-17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的張協成石廠,原本是一家打石店,為具歷史價值的歷史建築。該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時代的1904年的興建與打石業史,並於2008年獲得臺北市政府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公告,被列為歷史建築。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附近的280巷曾經被稱為「打石仔巷」,昔日是一條崎嶇不平的碎石路,得名於其毗鄰張協成石廠。在打石業興盛的年代,280巷一直延伸至現在的環河北路上,富旁滿滿都是打石相關的石材和石製品,當代主要的商品包括花崗石材質的騎樓、梁柱、門窗的基礎和石臼等建築構造,較特別的還有當代常見的浴盆、廟宇龍柱和石碑等。


然而,打石店後來遷往八里等北海岸地區,在1986年左右停止了打石生意。

相關文章

2023-10-31

南屯老街指「犁頭店街」,即今之南屯里,原屬巴布薩平埔族之大聚落。清康熙年間,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與其僚屬在此地招佃墾荒,移民湧集,農具製造與販賣運應而起,打造犁頭農具的店舖聚集,形成農產品交易中心,稱之為「犁頭店街」。「三角街」「南屯市場」「萬和宮」「端午節民俗活動」已成為南屯孩子共同的、美麗的回憶。

2023-10-11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主祀神為福德正神,為北斗街內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相傳初建於康熙58年(西元1719年),北斗建街後,地方仕紳將原有的小祠整建為較有規模之土地公廟,主祀東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祇,地方耆老俗稱:北斗閣街福德正神。

2023-09-26

王公廟屬閩南式傳統廟宇,其內外形式依傳統古制構築,匯集當時噶瑪蘭第二代匠師精心之作。並且在王公廟建築構造當中運用了日治時期當時社會中由日人引進的洋式建築技術,包括牆面磁磚裝飾技術、洗石子及磨石子等技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