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范姜祖堂​

2023-10-30

范姜兄弟起建新屋的年代約在咸豐 4年(1854),原是三合院式的多護龍建築,後來做為祖堂使用,而稱為「范姜祖堂」。現存的范姜古厝有五座,祠堂周圍僅存有四棟范姜家族之古厝及其他建築物。單棟建築體保存了客家建築簡單樸實之完整形式以及其對於空間的使用狀況。就建築形式的表達而言,與漢人的堂屋形式諸多不同,可見諸於土磚及瓦所建造之結構、屋脊起翹之方式與作法、以及對於歇山的傳達方式等,在在傳達了客家建築所具有之形式價值。儀式與組群佈局則展露同姓家族的禮制社會關係。就祖堂之區位與空間形式而言,由於其正好坐落於家族住宅所構成的整體組群的核心位置,不難窺其所具有之活動儀式中心的象徵性意義,具有維繫家族情感的功能。

相關文章

2023-12-18

筱雲山莊建於同治五年(1866年),呂炳南為奉養張太夫人,斥資建造。落成時,呂炳南聲望達於頂峰。炳南有三子汝玉、汝修與汝誠,俱中秀才,舉人吳子光稱許為「海東三鳳」。日治時期筱雲山莊又出了二位詩人為呂厚庵與呂蘊白,均為霧峰櫟社社員,當時臺灣淪日,他們更以鼓吹詩教,發揚漢族歷史文化不遺餘力。

2024-01-11

永靖陳宅-餘三館縣定古蹟,名列臺灣十大古宅之一,為臺灣著名古宅第,創建於清同治11年(1872)。餘三館遠祖於清康熙末年,自廣東饒平縣可塘埔鄉大榕社渡臺,勤墾於十五莊圳灌溉區域,致富成當地望族。清末第十五世的陳有光,開始營造大宅,歷時七年半始完工。除外護龍近代曾修整外,主體部分仍為清領時期原貌,甚是難得。取名為「餘三館」,乃為紀念祖先「艱難創業,垂留後代,此後蔭澤世代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之涵義。

2023-11-06

埔里黃宅最初由前清總兵吳光亮勘輿後興建於清光緒年間。日治大正6年(1917)埔里大地震,原故居遭震塌。次年(1918),入贅之女婿黃敦仁,依原故居所在地為正身,聘請石岡匠師劉沛然等建成閩式三合院
返回頂端